百词典

《早朝》

时间: 2025-04-27 06:39:37

诗句

欹眠侧耳数寒更,欲起未起心不平。

何似山间浑睡足,卧看红日上窗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9:37

原文展示:

欹眠侧耳数寒更,欲起未起心不平。何似山间浑睡足,卧看红日上窗明。

白话文翻译:

我侧身躺着,耳边数着寒夜的更鼓声,想起床却又没有起,心里感到不安。还不如在山间酣然入睡,悠然自得地看着红日从窗外升起,光明洒在室内。

注释:

  • 欹眠:侧身睡觉。
  • 寒更:寒冷的夜晚,指的是夜间的更替。
  • 欲起未起:想要起床却还没有起身。
  • 心不平:心里感到不安,心绪不宁。
  • 何似:哪里比得上。
  • 浑睡足:在山中安静地睡足。
  • 卧看:躺着看。
  • 红日:指朝阳。
  • 窗明:窗户明亮,指光明洒入室内。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山间”、“红日”等意象,反映了诗人向往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闻名。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清雅、宁静生活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身的早晨情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早朝》通过简单质朴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清晨起床时的心理状态。开头诗人躺在床上,耳边回响着寒夜的更鼓声,暗示了内心的不安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接着,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起床却又未能如愿,显示出一种生活的无奈和对世俗繁忙的反思。最后,诗人通过对山间安静睡眠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渴望,强调了宁静与和谐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欹眠侧耳数寒更:诗人以侧卧的姿势,数着更鼓声,体现出他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睡眠的渴望。
    • 欲起未起心不平:想起床却未能起身,内心感到不安,表现出对生活节奏的无奈。
    • 何似山间浑睡足:诗人想到在山中安静地睡,表露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 卧看红日上窗明:想象躺着看红日升起,窗外光明洒入,传达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意境。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安静的山间生活比作理想状态,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寒更:象征夜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
  • 山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安逸。
  • 红日: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欹眠”指的是什么?

    • A. 站立
    • B. 侧卧
    • C. 正卧
    • D. 坐着
  2. 诗人对什么生活有向往?

    • A. 繁忙的城市生活
    • B. 宁静的自然生活
    • C. 喧闹的集市生活
    • D. 动荡的战乱生活
  3. “欲起未起心不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安详
    • B. 满足
    • C. 焦虑
    •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姜特立的《早朝》和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都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但姜特立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感受,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选》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樾庭孝廉属作玉峰兰隐小印,并系以词 清平乐 其二 王百谷书上巳诗墨迹 清平乐 送春和紫薇 清平乐 漱碧约作绮语,遂不辞泥犁之堕 清平乐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清平乐 其一 题眭履道所画桃花送琴士蒯文达归山 清平乐七首 其七 清平乐 其十二 清平乐(七月十三日潘令生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遣词造意 判明 长此以往 彑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包含险的成语 包含濞的词语有哪些 原本穷末 魑魅魍魉 诺责 曰字旁的字 潜德隐行 世难 几字旁的字 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音信杳无 荒谬不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