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18
齐天乐 咏秋灯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窥窗碧飐天如水,依稀暗愁来处。
静堕双花,凉分半豆,听到隔帘疏雨。
宵长更苦。尽煎透兰心,悄谙谯鼓。
旅枕醒初,瘦魂摇醉向谁诉。
春筵珠翠散尽,剩枯龛伴影,霜鬓千缕。
黯黯沈沈,悽悽悄悄,销得黄昏几度。
荆台梦阻。便剪恨成灰,总牵残绪。
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
透过窗户,碧蓝的天像水一样,模糊中隐约感到一丝忧愁。
静静地花瓣掉落,凉意分得像半颗豆,听见隔着帘子传来的细雨声。
漫长的夜更加苦涩,心中的愁苦似乎已煎熬透了。
醒来时,旅途的枕头让我感到困倦,瘦弱的灵魂醉酒般向谁倾诉呢?
春天的宴席上珠翠已散尽,只剩下枯燥的佛龛陪伴着影子,霜白的鬓发千缕。
昏暗的夜色,令人心碎的幽静,黄昏已消逝了几度。
荆台的梦境被阻隔,恨意如同剪成灰烬,总是牵连着残存的思绪。
泪水清晰可见,乱虫的鸣叫一直响到黎明。
作者介绍:郭则沄,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季,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秋夜中内心的孤独和愁苦,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环境有关。
《齐天乐 咏秋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秋夜中的孤寂与思索。开头的“窥窗碧飐天如水”,让我们感受到窗外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但接着“暗愁来处”则引入了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内外反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情感。
接下来的“静堕双花,凉分半豆”,描写了秋夜的凉意和花瓣的凋落,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忧伤基调。诗中反复出现的夜色、孤枕、细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孤独感。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结尾“照泪分明,乱蛩啼到曙”更是将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无尽的哀伤故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愁苦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窥窗碧飐天如水”中的“碧飐”指的是什么?
“静堕双花”中“堕”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荆台”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