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6:53
齐天乐 其四 红叶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胭脂点染天涯树,迷离变成朱紫。
雁背霜痕,鸦边霁色,写出平林萧寺。
篷窗醉倚。指流水空山,落霞飞起。
驻得丹颜,此中应有赤松子。
凭高还更极目,望江城似画,秋艳如此。
锦叠华年,绯荣晚节,烂漫乾坤生气。
春江未抵。笑不耐西风,世间桃李。
照醒荒寒,夕阳天万里。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红叶的景色。树木像被胭脂点染一样,变成了迷人的红色和紫色。大雁的背上沾着霜痕,乌鸦在晴空中飞翔,描绘出苍凉的林寺景象。诗人醉倚在窗前,指着空山流淌的水,落霞飞舞的景象。驻足在这里,面前的丹色景致让人联想到赤松子(道教中长生不老的象征)。站在高处极目远望,江城仿佛如画一般,秋天的美景如此迷人。岁月如锦绣般叠加,绯红的荣光映衬着晚年的气节,天地间生机勃勃。春江还未到来,诗人忍不住笑对西风,世间的桃李也依然青涩。夕阳照耀下,广袤的天际展现出万里长空的景色。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86-1770),清代诗人,号东海,晚号云烟。其诗风多为清丽、婉约,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他的作品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常与道教哲学相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黄燮清的创作高峰期,反映了他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中描绘的秋景,寓意着人生的成熟与沉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黄燮清的《齐天乐 其四 红叶》是一首充满浓郁秋意的词作,诗中以红叶为引,渗透着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开头的“胭脂点染天涯树”便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秋天红叶的绚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接下来的“雁背霜痕,鸦边霁色”,则通过描写大雁与乌鸦,营造出一种寒意渐浓的秋冬交替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整首词的结构层次分明,前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美;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向对人生的哲思,通过“锦叠华年,绯荣晚节”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诗人将自然与人生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仿佛在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例如“赤松子”不仅仅是道教的象征,更是诗人对长生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在意象和情感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美感和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在秋天的景色中,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也引发了对生命、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胭脂点染”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雪
B. 红叶
C. 大海
D. 夕阳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赤松子”象征着__。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西风”是指春天的暖风。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