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1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19:13
原文展示:
万里江南一布衣,早将佳句动京畿。 徒闻子敬遗琴在,不见相如驷马归。 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风愁老故山薇。 玉堂知己能铭述,犹得精魂慰所依。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个江南的普通人,早已用我的佳句震动京城。 只是听说子敬留下的琴还在,却不见相如那四匹马拉的车归来。 北方的雪可能会让新坟上的草迷失方向,秋风让人忧愁,使故乡的山菜变老。 在玉堂有知己能够铭记叙述,我的精神灵魂还能得到安慰和依靠。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广泛,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戴叔伦在远离京城的地方,怀念过去在京城的辉煌时光,同时表达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首联以“万里江南一布衣”自谦,却暗含对过去成就的自豪;颔联用“子敬遗琴”和“相如驷马”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未能回归的遗憾;颈联以“朔雪”和“秋风”为意象,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尾联则寄托了对知己的期待,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得到安慰和依靠。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知己的期待展开,表达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子敬遗琴”指的是谁?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司马相如 D. 戴叔伦
诗中的“相如驷马”象征什么? A. 过去的辉煌 B. 未来的不确定 C. 故乡的思念 D. 平民身份
诗中的“朔雪”和“秋风”分别象征什么? A. 未来的不确定和忧愁 B. 过去的辉煌和忧愁 C. 故乡的思念和忧愁 D. 平民身份和忧愁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