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任师中次韵(来诗劝以诗酒自娱。)》

时间: 2025-04-30 22:19:05

诗句

闲里有深趣,常忧儿辈知。

已成归蜀计,谁惜买山赀。

世事久已谢,故人犹见思。

平生不饮酒,对子敢论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05

原文展示:

闲里有深趣,常忧儿辈知。
已成归蜀计,谁惜买山赀。
世事久已谢,故人犹见思。
平生不饮酒,对子敢论诗。

白话文翻译:

在闲暇时光中,我有着深刻的乐趣,但常常担心子孙们会知晓这些。
我已经决定归隐蜀地,谁还会在乎我用钱买山呢?
世间的纷扰我早已舍弃,老朋友在我心中仍然挂念。
我一生不饮酒,面对你我却胆敢讨论诗歌。

注释:

  • 闲里:指在闲暇的时间。
  • 深趣:深刻的兴趣或乐趣。
  • 儿辈:指后辈或年轻一代。
  • 归蜀计:指回到蜀地的打算,蜀地常被视为隐逸之地。
  • 山赀:指买山所需的金钱。
  • 世事:世间的事务,指世俗的烦恼。
  • 故人:老朋友。
  • 敢论诗:敢于讨论诗歌。

典故解析:

“蜀”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四川,因其地理环境优美,常被文人视为隐逸之地。诗中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忙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常以豪放激昂与婉约细腻相结合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和生活磨难后,愈加向往宁静的生活,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友谊和隐逸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答任师中次韵》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以“闲里有深趣”引入,表明自己在闲暇时光中仍能找到乐趣,但又忧虑年轻一代可能不理解这种乐趣,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担忧。接着,诗人提到“已成归蜀计”,暗示他对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渴望。这里的“买山赀”虽显得轻描淡写,却也流露出对物质财富的不屑。

在“世事久已谢,故人犹见思”中,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友人的怀念,那些曾经的交往和情感依然鲜活。最后一句“平生不饮酒,对子敢论诗”则说明,尽管他不饮酒,却愿意与朋友畅谈诗歌,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闲里有深趣”:在闲暇中有很深的乐趣,暗示诗人的内心丰富。
    2. “常忧儿辈知”:对年轻一代的担忧,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忧虑。
    3. “已成归蜀计”:表达隐居的愿望。
    4. “谁惜买山赀”:对物质财富的无所谓。
    5. “世事久已谢”:对世事的看淡,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态度。
    6. “故人犹见思”:对朋友的思念,体现友情的恒久。
    7. “平生不饮酒”:强调个人生活的简单。
    8. “对子敢论诗”:对诗歌的热爱与对话的勇气。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事的看淡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他哲学的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深趣:象征着内心的丰富与独特的情感。
  • 蜀地:隐喻着理想的栖息地,代表着归隐与自然的和谐。
  • 故人:象征着过往的情谊与人际关系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蜀计”是指什么? a) 回到故乡
    b) 隐居的计划
    c) 旅行计划

  2. “世事久已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对世俗的看淡
    c) 对朋友的珍视

  3. 诗中提到的“平生不饮酒”,此句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轻松
    c) 淡泊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苏轼的《答任师中次韵》都涉及到对人生的感悟,但李白侧重于豪放与洒脱,而苏轼则更显沉稳与内敛,展现了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不同阶段时的态度与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鹊桥仙 如梦令 夜游黄鹤楼遇道人 小龙驹 清和既望月下偕诸生夜坐 题寒梅图 补裘痛怀先祖 吊蔡江门先生 古剑 登章江门城楼呈江岷樵廉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趁的成语 万分一 唐哉皇哉 釒字旁的字 辗转伏枕 疐后跋前 精摇 定门 癶字旁的字 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皓齿朱唇 闷葫芦 艮字旁的字 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椎卵 糸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身远心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