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1:52
忆秦娥 题《雨打梨花图》
作者: 徐元琜 〔清代〕
梨花弱。溶溶夜月依香阁。
依香阁。无端风雨,吹来飘泊。
风流想象今非昨,重门掩处伤离索。
伤离索。如今画出,终成寂寞。
梨花娇弱,在月光下显得朦胧,依靠在香阁上。
香阁的夜晚,风雨无情地吹来,使人心情飘泊不定。
回想往昔的风流情景,已今非昔日,重重的门后,掩藏着伤感的离别。
伤感的离别,如今再看这幅画,终究只剩下了寂寞。
“梨花”常常用来象征美好和清纯,诗中以梨花之弱来引出情感的脆弱与离别的悲伤。香阁作为一个空间象征,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与记忆。整体上,诗歌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个人情感,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作者介绍:徐元琜,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事,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助梨花与风雨的意象,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伤。
这首诗以“梨花”开篇,用梨花的弱美引入整个情境,表达出一种脆弱而又美丽的感觉。诗中的“溶溶夜月”和“依香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感慨。通过“无端风雨”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时间无情流逝的主题,风雨仿佛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情打击。
“风流想象今非昨”一句,深刻地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日子的怀念,正如许多古代文人所感慨的那样,时间的流逝带走了青春与快乐,留下的只有伤感与寂寞。“重门掩处伤离索”暗示着封闭的内心世界,重重的门象征着隔绝与失去,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思索。
最后,诗人在画作中寻求慰藉,但“终成寂寞”则是对现实的无奈承认,画虽美,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失去的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哀伤,反映出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测试:
“梨花弱”中的“弱”字意指什么?
诗中“无端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如今画出,终成寂寞”这句的意思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