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6:55
《金菊对芙蓉(沙邑宰绾琴妓,用旧韵戏之)》
作者:刘清夫
浅拂春山,慢横秋水,玉纤间理丝桐。
按清冷繁露,淡伫悲风。
素弦瑶轸调新韵,颤翠翘金簇芙蓉。
叠蠲重锁,轻挑慢摘,特地情浓。
泛商刻羽无穷。
似和鸣鸾凤,律应雌雄。
问高山流水,此意谁同。
个中只许知音听,有茂陵车马雍容。
画帘人静,琴心三叠,时倒金钟。
春山轻柔地拂动,秋水缓缓地横流,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动丝桐。
我轻轻按下清冷的露珠,静静地伫立在悲风中。
素白的琴弦与瑶轸调出新韵,仿佛翠色的翅膀在金色的芙蓉上颤动。
叠起的重锁,轻轻挑动慢慢摘取,情意浓厚而特别。
音律如商音般无穷无尽。
似乎是和鸣的鸾凤,音律和谐,雌雄相应。
问高山流水,这种情意又有谁能理解。
只有知音才能听懂,这里有茂陵的车马雍容。
画帘后人静悄悄,琴心三次叠响,时而倒映着金钟的音色。
刘清夫是宋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琴、棋、书、画等文人雅趣,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是文人墨客推崇琴棋书画的雅趣,诗中通过琴声表达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音乐与情感交流的重视。
《金菊对芙蓉》是一首充满音乐美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琴声与自然的交融。开头几句便以“春山”“秋水”这两种自然意象,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清新、淡雅的基调。接着,诗人通过“玉纤间理丝桐”展现了弹琴的细致与优雅,表明了音乐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音乐的旋律中,诗人引入了“素弦瑶轸”,强调了琴音的悠扬,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诗中通过“叠蠲重锁,轻挑慢摘”描绘了音乐的轻柔与细腻,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珍惜。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提出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知音难觅,这不仅是对音乐的感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反思。最后,诗人以“画帘人静,琴心三叠”结束,给人以静谧而深远的余韵,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的音乐境界。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传达了情感的细腻与深邃。通过音乐,诗人与自然、与他人建立了深刻的联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情感和精神交流的追求。
“浅拂春山”中的“春山”指的是哪一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高山流水”典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知音难觅
B. 自然景观
C. 音乐的美妙
D. 四季更替
“素弦瑶轸调新韵”中的“素弦”指的是什么?
A. 古琴的琴弦
B. 乐器的外形
C. 音乐的旋律
D. 诗人的感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