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50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一家千里赴吴陵,沿道迟留不问程。
风物萧条乡愈远,山川开豁眼增明。
春田未有归耕计,夜雨聊听对榻声。
幸向莱庭同戏彩,回头终有愧难兄。)
一家千里外赶到吴陵,途中匆匆停留不问行程。
乡村景物萧条,故乡愈发显得遥远,
山川开阔明亮,眼界也随之开阔。
春天的田地尚未有归耕的计划,
夜雨中只能听见对床的声音。
幸好能够在莱庭一起嬉戏玩乐,
回头想想,总觉得对不起我的兄弟。
孙应求,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与婉约,常以生活琐事为题,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人事的观察。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相聚之际,恰逢季弟初抵海陵,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乡土的怀念和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与兄弟相聚的温暖情感。首联“一家千里赴吴陵”开篇便引入旅途的遥远与艰辛,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与对亲情的渴望。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风物萧条乡愈远”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乡村的萧条更让人感受到故乡的遥不可及。
而“山川开豁眼增明”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明亮。随着春天的来临,虽然春田尚未耕作,但诗人却在夜雨中听到榻声,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温暖,这是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两句“幸向莱庭同戏彩,回头终有愧难兄”则体现了与兄弟相聚的快乐与内心的愧疚,诗人虽享受当下的欢乐,但内心却无法抹去对兄弟的愧疚,表现出深厚的兄弟情谊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情的珍惜,表达了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吴陵”是指哪个地方?
A. 江苏省
B. 浙江省
C. 广东省
诗人通过“风物萧条乡愈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诗中“夜雨聊听对榻声”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寂寞
B. 温馨
C.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