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5:34
枨枨山响答琵琶,酒湿青莎肉饲鸦。
树叶无声神去后,纸钱灰出木绵花。
山中回响着琵琶声,酒水浸湿了青色的莎草,肉食的乌鸦在此栖息。
神灵离去后,树叶寂静无声,纸钱的灰烬如同木棉花般飘散。
此诗描绘了祭神的情景,通过琵琶的音乐、酒的浸润、神的离去及纸钱的焚烧,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怀念。诗中涉及的祭祀文化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传统信仰的重视。
王睿,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是在特定的祭祀场合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对神灵的祭奠与对生命轮回的思考。在唐代,祭祀文化盛行,诗人通过音乐、饮酒和焚烧纸钱,展现了人与神、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祭祀场景。开头的“枨枨山响答琵琶”便营造了一种音乐氛围,琵琶的声音与山间的回响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呈现出古代祭祀活动的热烈与庄重。接下来的“酒湿青莎肉饲鸦”,则通过酒的浸润与乌鸦的意象,暗示了祭品与对逝者的怀念。酒在这里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情感的寄托。
“树叶无声神去后”则转向了祭祀的尾声,神灵的离去让环境变得寂静,树叶也似乎在为此而哀伤。最后一句“纸钱灰出木绵花”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纸钱的灰烬如同春天的木棉花一般飘散,象征着对逝去的追思与对生命的延续。整首诗在表现祭祀仪式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死、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与对生命的思考。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引发了对生死和存在意义的深层探讨。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笛子
B) 琵琶
C) 二胡
“纸钱灰出木绵花”中的“纸钱”代表了什么?
A) 财富
B) 祭祀品
C) 书信
诗中提到的“乌鸦”象征着什么?
A) 幸运
B) 死亡
C) 知识
可以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虽然两首诗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逝去的情感追怀。李白的诗更强调个体的感受,而王睿的诗则集中在传统文化与祭祀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