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书示及门之作》

时间: 2025-07-26 21:14:45

诗句

力樯良农必有年,先修人事乃言天。

士非学问无由立,勿道家饶负郭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14:45

原文展示:

力樯良农必有年,先修人事乃言天。士非学问无由立,勿道家饶负郭田。

白话文翻译:

强大的船桅和优秀的农夫必定会有丰收的年头,首先要修身齐家,然后才谈天命。士人如果没有学问就无法立足,别去说家里富有却负担不起郭家的田地。

注释:

  • 力樯:强壮的船桅,象征着力量和事业的基础。
  • 良农:优秀的农民,意味着勤劳和丰收的可能性。
  • 先修人事:首先要修身齐家,强调个人品德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 :指士人或读书人,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 家饶负郭田:意指家庭富裕却无法承担郭家的田地,暗示家庭的富有不代表一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应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多有教诲和理想的色彩,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修身齐家的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时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个人品德和学问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学问的重视。开头两句通过对船桅和农民的比较,强调了力量和努力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先修人事乃言天”,这句话是全诗的核心,强调了修身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认为在谈论命运之前,首先应当做好自己的本分。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士人若没有学问,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反映了知识和学问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沉稳、理智的,既有对传统价值的认同,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鼓励读者不仅要追求物质的富裕,更要注重精神和知识的积累。诗人通过对比和警示,传达出一种倡导自我修养和努力向上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力樯良农必有年:强调通过努力可以获得丰收,暗示成功需要有力的基础。
  • 先修人事乃言天:先要修身齐家,才能谈论外部的命运或天命。
  • 士非学问无由立:士人如果没有知识和学问,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 勿道家饶负郭田:警示人们不要仅仅因为家境富裕就自满,强调内在的修养同样重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力樯良农”和“士非学问”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意的表达。
  • 比喻:用“力樯”和“良农”作为成功的象征,寓意深刻。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个人修养、学问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内涵的提升。

意象分析:

  • 力樯:象征事业基础和力量,代表着努力的成果。
  • 良农:代表勤劳与丰收,寓意着务实和丰厚的回报。
  • :象征知识与文化,反映了当时对士人地位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成功的基础是什么?

    • A. 家庭背景
    • B. 努力和修养
    • C. 天命
  2. 诗人认为士人立足社会的关键是什么?

    • A. 财富
    • B. 学问
    • C. 门第
  3. “勿道家饶负郭田”的意思是什么?

    • A. 家庭富裕就能成功
    • B. 不要自满于家境,忽视内在修养
    • C. 田地的重要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强调人与自然和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强调个人奋斗与社会责任。

诗词对比

  • 孟郊的《登科后》:两首诗都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但《登科后》更侧重于成功后的感慨,而《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书示及门之作》则着重强调个人修养的基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潘司理 送易从师还金华 怀长吉上人北游 湖村晚兴 和朱仲方送然社师无为还历阳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 和谢秘校西湖马上 和西湖霁上人寄然社师 和王给事同诸官留题 和史宫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成开头的成语 角字旁的字 浅量 擅爱 进脯 片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思前想后 赞叹不已 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寻事生非 礼门义路 皿字底的字 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尺水,一丈波 撩是生非 亅字旁的字 朝三暮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