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0:23
《酹江月(北客用坡韵改赋访梅)》 作者:刘辰翁
冰肌玉骨,笑嫣然总是风尘中物。
谁扫一枝,流落到绝域高台素壁。
匹马南来,千山万水,为访林间雪。
渊明爱菊,不知谁是花杰陶诗谓菊为霜下杰。
憔悴梦断吴山,有何人报我,前村夜发。
蜡屐霜泥烟步外,转入波光明灭。
雪后风前,水边竹外,岁晚华余发。
戴花人去,江妃空弄明月。
全诗翻译:
冰雪般的肌肤,玉石般的骨骼,嫣然一笑,似乎都是在风尘中飘荡的事物。谁来扫起一枝梅花,落在这绝境的高台素壁上呢?我骑马南来,历经千山万水,只是为了寻访那树林间的雪梅。陶渊明喜爱菊花,不知道谁才是这花中的英杰,陶诗称菊为霜下的杰作。梦中憔悴,吴山的景象已然消逝,有谁能告诉我,前村的夜晚又是如何的呢?穿着蜡屐在霜泥上走,步步生烟,转眼间进入那波光粼粼的世界。雪后的风前,水边竹外,岁末时分的华发依旧。那个戴花的人已经离去,江妃孤独地在明月下弄弄清辉。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号青山,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酹江月》写于宋代,社会动荡与文人生活的对比使得诗人感怀自然,追求一种清雅脱俗的生活态度,诗中隐含对梅花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的高洁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渴望。开头的“冰肌玉骨”不仅形容梅花的外在美,更象征了诗人内心的高洁追求。接着,诗人骑马南来,横跨千山万水,表现出对梅花的执着与向往,这种情感在“匹马南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诗中提到陶渊明的爱菊,显示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对理想化人格的追求。“梦断吴山”的憔悴感,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在蜡屐踏上霜泥的描写中,诗人带着淡淡的忧伤,步入波光粼粼的水边,展现出一种惆怅而又不失优雅的情感。末尾的“江妃空弄明月”,则是对孤独的感喟,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高洁的志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崇敬、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的情操。
诗词测试:
“冰肌玉骨”是形容什么?
A. 梅花
B. 菊花
C. 竹子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白居易
“戴花人去,江妃空弄明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