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35:11
贾谊宅中今始见,
葛洪山下昔曾窥。
寒泉百尺空看影,
正是行人渴死时。
在贾谊的宅邸中,今天我才第一次见到,
在葛洪山下,我曾经远远地瞧过。
那寒冷的泉水深达百尺,我只能徒然看着它的倒影,
此时正是行人渴望饮水却要面临干渴而死的时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恢复古文,反对骈文。韩愈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韩愈流亡生涯的一段时间,表达了他对渴望、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旅途中,看到贾谊的宅邸和葛洪的山,触发了他对历史人物和自身处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口深井,巧妙地引出作者内心的渴望与无奈。诗的开头提到贾谊和葛洪,分别代表了古代的政治理想和隐逸生活,作者在此处似乎在追寻一种理想的境界。寒泉的倒影,象征着无法触及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行人对此感到无比渴望却又无能为力。
诗中通过“寒泉百尺空看影”这一句,展现了人的孤独与渴望。泉水深不可测,然而行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的影子,无法亲近。此时,渴望与绝望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最终以“正是行人渴死时”结束,更加强化了那种无奈与悲哀,仿佛在提醒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可能是徒劳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韩愈内心深处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贾谊是哪个朝代的著名人物?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诗中提到的寒泉有多深?
A. 一尺
B. 百尺
C. 千尺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理想的渴望与无奈
C. 对历史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与韩愈的《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井》都描绘了自然与人内心的关系,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韩愈则强调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