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乌牙寺》

时间: 2025-04-29 01:39:39

诗句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

不取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39:39

原文展示:

夜宿乌牙寺,
举手扪星辰。
不取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白话文翻译:

在乌牙寺的夜晚,我在此宿夜,
举手去触摸那遥远的星辰。
不想大声说话,
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注释:

字词注释:

  • 乌牙寺:乌牙寺是一座寺庙,具体位置不详,常用来象征宁静的环境。
  • :触摸、抚摸。
  • 高声语:指大声说话。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天上人”,可以理解为神仙或天神,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宇宙和神秘事物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广泛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飘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壮丽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乌牙寺》创作于李白游历各地、寻求诗酒之乐的时期。此时他对大自然和宇宙的思考,融入了诗中,展现出对星空的深刻感悟和对神秘存在的敬畏。

诗歌鉴赏:

《乌牙寺》是一首凝练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人在夜晚宿于乌牙寺,仰望星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自然的宁静。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举手触摸星辰的画面,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星空的向往,也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的渴望。李白通过“举手扪星辰”传达出一种与宇宙对话的感觉,表现出他对星空的无尽遐想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诗人选择不高声言语,体现出他对神秘力量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恐惊天上人”的心态,既是对宇宙的深思,也表明了人类面对自然与超自然时的渺小和谦卑。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李白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反映了他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宿乌牙寺:夜晚在乌牙寺过夜,设置了宁静的场景。
  2. 举手扪星辰:表达了对星空的向往,体现出诗人的豪情与不羁。
  3. 不取高声语:选择低声细语,显示出对环境的尊重。
  4. 恐惊天上人:担心打扰神仙,反映出诗人对宇宙及其神秘力量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辰”比作可以触摸的对象,表达对自然的亲切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李白对夜空的向往与对神秘存在的敬畏,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宇宙的思考,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牙寺:象征宁静与思考的场所。
  • 星辰:代表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表达诗人对未知的探索与追求。
  • 高声语:象征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作者在什么地方过夜?

    • A. 山顶
    • B. 乌牙寺
    • C. 河边
  2. 诗人举手的目的是?

    • A. 想打招呼
    • B. 扪星辰
    • C. 祈祷
  3. 诗中提到的“天上人”指的是?

    • A. 普通人
    • B. 神仙
    • C. 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都涉及自然与人生,但李白的诗歌更加奔放、富有想象力,而杜甫则更注重现实与人情的交织,反映出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子由踏青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鬼蝶 归去来集字十首 富阳道中 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 渼陂鱼(陂在鄠县。) 南华寺 石鼓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避之若浼 鬥字旁的字 羽君 包含叩的成语 轠轠 坐筵 童幼 千回百转 咬定牙关 重峦复嶂 彑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包含觉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大部 生财之道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