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定光室》

时间: 2025-05-02 05:58:50

诗句

古有如来号定光,百年真相为重装。

面前涌出香炉石,欲使人烧无尽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50

原文展示:

古有如来号定光,
百年真相为重装。
面前涌出香炉石,
欲使人烧无尽香。

白话文翻译:

古代有位名叫如来的佛,称为“定光”。经历百年之后,真理的面貌重新被装饰。面前涌现出香炉和石材,想要让人不断焚烧香火,供奉不尽。

注释:

  • 如来:佛教中对佛陀的称呼,意指“如实而来”,象征智慧与真理。
  • 定光:佛教中的一种象征,代表着光明与真理。
  • 百年真相为重装:表达了经过时间的沉淀后,真理以新面貌展现。
  • 香炉石:佛教中常用香炉来焚香,表示对佛的敬仰与供奉。
  • 无尽香:象征着对佛的无尽敬意与恭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任,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融合佛教哲学,展现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一诗作产生于佛教文化盛行的时代,诗人通过对佛教象征的描写,表达对真理与永恒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定光室》是一首富有宗教色彩和哲学思考的诗。诗中首先提到的“如来”是佛教中最高的象征,代表着智慧与真理。通过“百年真相为重装”这句,诗人传达了经过时间的洗礼后,真理会以更崭新的姿态呈现,暗示了人们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

接着,诗中描绘了香炉与石的意象,香炉是佛教礼仪中不可缺少的器具,象征着供奉与祝福。通过“欲使人烧无尽香”,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与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这里不仅仅是对宗教的崇敬,也是对人类灵魂的追寻,暗示着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行和敬奉,才能接近真理的境界。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语言上清新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汪任对于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也反映出他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有如来号定光”:
    • 提到如来,暗示佛教背景,强调其超越时间的智慧。
  2. “百年真相为重装”:
    • 经过百年,真理以新的形式出现,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3. “面前涌出香炉石”:
    • 描绘出宗教仪式的场景,香炉的出现让人感受到神圣的氛围。
  4. “欲使人烧无尽香”:
    • 传达出对信仰的不懈追求和对真理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如来”比喻为光明的象征,体现其智慧的光辉。
  • 对仗:如“香炉”与“石”,形成音乐感和韵律美。
  • 象征:香炉象征着供奉与敬仰,承载着信仰的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真理与智慧的崇敬,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精神世界时的不断努力与献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如来:象征智慧与真理。
  • 定光:光明、真理的代表。
  • 香炉:宗教敬仰的象征。
  • 无尽香:象征对真理和信仰的无限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如来的别称是什么?

    • A. 定光
    • B. 佛陀
    • C. 菩萨
    • D. 道家
  2. 诗中提到的“香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敬仰与供奉
    • D. 战争
  3. 诗中“百年真相为重装”表达了什么意思?

    • A. 真理总是固定的
    • B. 真理随着时间变化
    • C. 人对真理的追求毫无意义
    • D. 真理与历史无关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汪任的《定光室》则探讨了个人精神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人生和真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佛教文化与中国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榴 白玉楼步虚词(六之六) 永遇乐 寄薛江洲 城陵矶 题山带海棠石壁图 平韵满江红 乙亥暮春与谷风蛰堪晓华游西湖 括苍胡经仲以经术授吾乡子弟 逍遥咏 园隐图送方以常 吴江夜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软叽叽 牵牛郎 聚族而居 厂字头的字 凡百一新 釒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生财之道 应圉 包含元的词语有哪些 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我结尾的成语 凵字底的字 知而不言 大小宋 挺身而斗 退让贤路 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