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滴滴金盘露冷》

时间: 2025-04-30 22:29:43

诗句

滴滴金盘露冷,萧萧玉宇风清。

长庚入梦晓窗明。

淡月微云耿耿。

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

华堂开宴拥娉婷。

天上人间共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9:43

原文展示:

西江月·滴滴金盘露冷 谢逸 〔宋代〕

滴滴金盘露冷,萧萧玉宇风清。长庚入梦晓窗明。淡月微云耿耿。 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华堂开宴拥娉婷。天上人间共庆。

白话文翻译:

金盘上的露水滴落,带来一丝冷意,玉宇间风声萧萧,清新宜人。长庚星入梦,清晨的窗户透出明亮。淡淡的月光与微云交织,显得格外明亮。 松竹掩映下的五峰,秋色宜人,笙歌声与三市的欢声笑语交织。华丽的厅堂中宴会开启,美丽的女子簇拥其间。天上人间,共同庆祝这美好时刻。

注释:

  • 滴滴金盘露冷:形容露水滴落,带来凉意。
  • 萧萧玉宇风清:萧萧形容风声,玉宇指天空,风清指风清爽。
  • 长庚入梦晓窗明:长庚即金星,入梦指黎明时分,晓窗明指窗户透出晨光。
  • 淡月微云耿耿:淡月指月光不强烈,微云指云彩稀薄,耿耿形容明亮。
  • 松竹五峰秋色:松竹掩映下的五座山峰,秋色宜人。
  • 笙歌三市欢声:笙歌指音乐声,三市指繁华的市集,欢声指人们的笑声。
  • 华堂开宴拥娉婷:华堂指华丽的厅堂,开宴指举行宴会,拥娉婷指美丽的女子簇拥。
  • 天上人间共庆:天上人间指神话中的天界和人间,共庆指共同庆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北宋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工于词,与黄庭坚、晁补之等人并称“江西诗派”。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淡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西江月》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人间的热闹,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庆祝。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和人间活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庆祝。诗中“滴滴金盘露冷”和“萧萧玉宇风清”描绘了秋夜的清凉和宁静,而“长庚入梦晓窗明”和“淡月微云耿耿”则进一步以星辰和月光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后两句“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和“华堂开宴拥娉婷”则通过自然景色和人间活动的对比,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热闹,以及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共同庆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滴滴金盘露冷”:通过“滴滴”和“冷”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夜露水的清凉。
  2. “萧萧玉宇风清”:“萧萧”形容风声,“玉宇”指天空,“风清”表达风的清爽。
  3. “长庚入梦晓窗明”:“长庚”即金星,“入梦”指黎明时分,“晓窗明”描绘窗户透出晨光。
  4. “淡月微云耿耿”:“淡月”和“微云”描绘月光的柔和,“耿耿”形容明亮。
  5. “松竹五峰秋色”:“松竹”和“五峰”描绘自然景色,“秋色”表达秋天的美丽。
  6. “笙歌三市欢声”:“笙歌”和“欢声”描绘人间的欢乐,“三市”指繁华的市集。
  7. “华堂开宴拥娉婷”:“华堂”和“娉婷”描绘宴会的华丽和女子的美丽。
  8. “天上人间共庆”:“天上人间”表达神话中的天界和人间,“共庆”表达共同庆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滴滴金盘露冷”中的“金盘”比喻露水的珍贵。
  • 拟人:如“长庚入梦晓窗明”中的“入梦”赋予长庚星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中的自然景色和人间活动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景色和人间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庆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金盘、露冷、玉宇、风清、长庚、晓窗、淡月、微云、松竹、五峰、笙歌、欢声、华堂、娉婷、天上人间。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金盘和露冷象征秋夜的清凉,玉宇和风清象征天空的清爽,长庚和晓窗象征黎明的到来,淡月和微云象征月光的柔和,松竹和五峰象征自然的美丽,笙歌和欢声象征人间的欢乐,华堂和娉婷象征宴会的华丽和女子的美丽,天上人间象征神话中的天界和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庚入梦晓窗明”中的“长庚”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金星 C. 火星
  2. 诗中“松竹五峰秋色”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景色 B. 夏天的景色 C. 秋天的景色
  3. 诗中“华堂开宴拥娉婷”中的“娉婷”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华丽的装饰 C. 美味的食物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描绘月夜景色,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绘元宵节的繁华景象,表达对人间欢乐的赞美。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比,两者都描绘月夜景色,但苏轼的词更多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谢逸的词则更多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庆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谢逸的这首《西江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词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谢逸的创作背景和风格。

相关查询

题永石屏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四 受诰口号 春日杂诗 其六 寿王翁守愚 哭贾襄一 和浦城买舟 桃源二客行 钱道人不饮酒食肉囊中不畜一钱所须饭及草屦 送苏伯脩由礼部侍郎赴淮东宪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麦的词语有哪些 辩动 鼻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寸进尺退 白水 人一己百 夕字旁的字 事结尾的成语 包含玑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玉殒香消 戈字旁的字 一场空 上蔡苍鹰 女侍 酒浇块垒 怀安败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