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枕上闻子规二首》

时间: 2025-07-30 08:55:17

诗句

半世征行怕子规,一闻一叹一沾衣。

如今听著浑如梦,我自高眠汝自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8:55:17

原文展示:

枕上闻子规二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半世征行怕子规,一闻一叹一沾衣。
如今听著浑如梦,我自高眠汝自啼。

白话文翻译:

我在半生的征途中,早已害怕那子规鸟的啼叫。
一声啼叫,一声叹息,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衫。
如今听到这声音,仿佛一切都如梦一般,
我高高地睡着,而你却在一旁悲啼。

注释:

  • 子规:即杜鹃鸟,其叫声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与思念。
  • 沾衣:意指泪水沾湿衣服,表现了伤感与忧愁。
  • 高眠:指安稳地入睡,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水利专家。他的诗歌特点是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也常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经历征途后期,反映了他对离别、相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回忆。诗中子规的啼叫引发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子规”啼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对过往的思索。前两句中,诗人以“半世征行”来表明自己经历的艰辛与对子规啼叫的恐惧,表现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子规的叫声如同一种无形的牵绊,勾起了他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在后两句中,诗人以“如今听著浑如梦”的表述,表达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麻木与淡然。虽然依旧能听到子规的啼鸣,但此时的他已不再感到恐惧与悲伤,反而如梦般的超然,似乎已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之中。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加强了他内心的孤独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世征行怕子规:经历了半生的漂泊,诗人对杜鹃的叫声感到恐惧,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一闻一叹一沾衣:每一次听到杜鹃的啼叫,都会引发叹息,泪水沾湿衣衫,表现出深切的悲伤。
  • 如今听著浑如梦:此时听到的声音仿佛如梦,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逃避。
  • 我自高眠汝自啼:我在安稳地睡觉,而你在一旁悲啼,表现出两者的对比,表达了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杜鹃鸟的啼叫赋予了感情,使其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体现。
  • 对比:通过“我自高眠”和“汝自啼”的对比,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杜鹃啼叫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对亲情、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规:象征离别与思念。
  • 泪水:代表着忧伤与思念之情。
  • :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规”指的是什么动物?

    • A. 喜鹊
    • B. 杜鹃
    • C. 燕子
    • D. 鹤
  2. 诗人对“子规”的态度是?

    • A. 喜爱
    • B. 恐惧
    • C. 无所谓
    • D. 轻视
  3. “我自高眠汝自啼”中,“我”与“汝”的状态分别是?

    • A. 醒着与睡着
    • B. 睡着与哭泣
    • C. 笑着与悲伤
    • D. 愉快与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江雪》
  • 李白《夜泊牛津口》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口》与杨万里此诗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前者通过描写江边的孤寂与渔舟,后者通过杜鹃鸟的啼叫表现思乡情怀,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经典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百字令 和纫兰春夜闻雁 百字令 其一 题宗梅岑东原草堂 百字令 石门,是胡节悯乡居路 百字令1924 百字令 其二 题邵蓉江先生诗集 百字令 丁酉清明 百字令 咏晚菊,和苍虬韵 百字令 病中起登楼填词一首 百字令 游道教胜地齐云山 百字令 题季吾和白石诗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脉络分明 枯树生华 落解粥 池开头的成语 阿鼻 摘艳熏香 秃宝盖的字 抵死 众目昭彰 己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包含冰的成语 不世 神飞色舞 赏信罚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