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潭晚泊》

时间: 2025-04-30 22:16:44

诗句

两岸风花散逝波,共怜孤梦绕江沱。

灯前对酒虚鸣剑,海畔传书尚枕戈。

百计术穷詹尹卜,千愁心折鄂君歌。

浓烟处处迷芳草,不见王孙奈尔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6:44

原文展示:

两岸风花散逝波,共怜孤梦绕江沱。灯前对酒虚鸣剑,海畔传书尚枕戈。百计术穷詹尹卜,千愁心折鄂君歌。浓烟处处迷芳草,不见王孙奈尔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晚景,两岸的花和风在波光中渐渐消散,人们共同怜惜那孤独的梦在江边徘徊。灯下对着酒杯,剑在空中虚鸣,海边的书信仍然寄托着未平的戈戟。百般计谋都无法得到准确的占卜,千般愁苦只能随着鄂君的歌声而折磨。浓烟弥漫,芳草迷失,王孙你究竟何去何从呢?

注释:

  • 风花:指的是春天的风和花,象征美好的时光。
  • 孤梦:指孤独的梦境,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鸣剑:指酒饮之际,剑在空气中发出声响,表现出一种豪情。
  • 枕戈:意指战士即使在休息时,也要随时准备战斗。
  • 詹尹:古代占卜师的名字,象征求卜之事。
  • 鄂君:可能指楚国的鄂君,表达对古代英雄的追思。
  •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隐喻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梁士楚,明代诗人,字子青,号海岳,生平不详,以诗名世。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旅途之际,表达对人生无常与归属感的思考,背景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

诗歌鉴赏:

《江潭晚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江边晚景时,展现出对生命、理想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两岸风花散逝波”,描绘了江边春日的美景,但随即转向孤独的梦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忧伤。随着诗作的推进,作者通过酒与剑的意象,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浓烟处处迷芳草,不见王孙奈尔何”,更是将诗人的感慨推向高潮,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与现实的疏离。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是对人生哲思的深刻反映。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江边的风花,暗示美好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内心。
    • 第二联:灯下饮酒,象征对过往的怀念,鸣剑则是豪情的宣泄。
    • 第三联:通过占卜与歌声,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愁苦。
    • 第四联:浓烟弥漫,象征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困惑。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计术穷”和“千愁心折”,形成对称美。
    • 比喻:将人生比作江水流逝,表达无常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江边的晚景,反映了无奈的孤独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呈现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江潭:象征人生的旅程,静谧而又流动。
  • 孤梦:代表对理想和过往的追忆。
  • 灯酒:象征人生的短暂与豪情。
  • 浓烟:迷惘与困惑的象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梦”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回忆
      • B. 美好的未来
      • C. 朋友的陪伴
    2. 诗人用什么象征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 A. 酒
      • B. 剑
      • C. 浓烟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梁士楚的《江潭晚泊》在情感上更为细腻,侧重于孤独与迷茫,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提供明代诗人的作品与生平介绍。
  • 《古诗词解析》:对古诗词进行详细解析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齿发 小雨颇寒 初夏闲居 九里 家居自戒 春晚 湖村野兴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 晓寒 夏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普开头的成语 娇儿 虚己以听 鬥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材雄德茂 貝字旁的字 短算 濠上之乐 鱼游沸鼎,燕巢飞幕 当立之年 椑榼 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诠次 冷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