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1:24
阳春歌二首 曹勋 〔宋代〕
汉家离宫三百所,高卷珠帘沸箫鼓。 车如流水马如龙,兰麝飘香入烟雨。 通衢夹道起青楼,金马铜驼对公府。 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贵分封列茅土。 玉窗朱户尽婵娟,丝竹声中喧笑语。 玳筵珠翠照樽罍,继烛临芳醉歌舞。 醉歌舞,醉歌舞,天长地久无今古。
汉朝的离宫有三百多处,高高地卷起珠帘,箫鼓声沸腾。 车流如水,马匹如龙,兰花的香气和麝香飘入烟雨中。 大道两旁建起了青楼,金马和铜驼对着公府。 五位侯爵同一天受到新恩,七位贵族分封土地。 玉窗和朱门里都是美丽的女子,丝竹声中充满了欢笑声。 玳瑁宴席上珠翠闪耀,烛光下人们陶醉于歌舞。 陶醉于歌舞,陶醉于歌舞,时间长长久久,不分古今。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伯阳,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的繁华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盛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作者可能通过描绘汉朝的繁华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或对古代盛世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汉朝的繁华景象。诗中“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车马的繁忙和热闹,而“兰麝飘香入烟雨”则进一步以香气和烟雨的交融,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诗中的“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贵分封列茅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象,而“玉窗朱户尽婵娟,丝竹声中喧笑语”则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欢乐。整首诗通过对汉朝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汉朝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反复
诗中“五侯同日拜新恩”一句反映了什么现象? A. 社会风貌 B. 政治现象 C. 宫廷生活 D. 自然景观
诗中“兰麝飘香入烟雨”一句描绘了什么? A. 香气和烟雨的交融 B. 车马的繁忙 C. 宫廷的热闹 D. 社会的富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