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09
北风昨夜来,大雪忽三尺。不愁送侬寒,但愁断炊迹。
北风昨夜吹来,大雪一下子就积了三尺。我不担心送你寒冷,但担心的是断了做饭的痕迹。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北风”和“大雪”常常在古诗中作为冬季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王伯稠,明代诗人,生于元末明初,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他的诗作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清新,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诗作成于冬季,可能是他在一次大雪后的感悟,表达了对寒冷天气的无奈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中人们对生存的思考。
《子夜四时歌 其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北风和大雪的情景,展现了冬季的严酷和生活的艰难。开头的“北风昨夜来,大雪忽三尺”两句,构建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冬夜画面,给人一种无情的自然力量的印象。接下来的“不愁送侬寒,但愁断炊迹”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忧虑。冬季的寒冷让人无从应对,尤其是对温暖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上,诗歌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寒冷中对生存的思考,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哲学。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艰辛的深切体悟,表现了诗人对冬季寒冷的恐惧和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寒冷中求生存的无奈与努力。
诗中提到的大雪积了多少尺?
诗人最担心的是什么?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可以与同样描写冬季景象的诗词进行对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寒冷和孤独感,展现不同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