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7:39
黄鸟鸣深林,往来疾于织。
非无机杼声,其奈不成匹。
黄鸟在深林中鸣叫,飞来飞去的速度快如织布的动作。
并不是没有织布的声音,只是织不成一匹布而已。
此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黄鸟”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希望,表现了自然和生命的活力。
作者介绍: 胡汝嘉,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因其诗风清新、意象独特而受到当时文人的赞赏。他的作品常常表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子夜四时歌五首》中的这首诗以黄鸟为主线,通过描绘鸟鸣和飞行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快节奏的生命状态。诗中“黄鸟鸣深林”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往来疾于织”则将鸟的飞动比作织布,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趣味。这种比喻手法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也隐含了对生活中忙碌与追求的哲思。诗的后半部分“非无机杼声,其奈不成匹”则引发了人们对努力与成果之间关系的深思,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有忙碌的付出,却未必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这种对比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藏着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活力与努力的无果之间的关系,传达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子夜四时歌五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往来疾于织”的比喻对象是什么?
诗歌主要探讨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