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4:07
严霜白草木,寒风昼夜起。
感时为欢叹,霜鬓不可视。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冬季景象:严霜覆盖了草木,寒风昼夜不停地吹起。诗人因时节的变化而感慨不已,感叹自己已是白发苍苍,难以再视青春的容颜。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霜鬓”一词常常被用来象征年老与衰退,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于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期,诗人们常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冬季,正是寒风刺骨、霜雪纷飞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子夜四时歌 其十二》以简练的语言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诗中所描绘的冬季景象,严霜与寒风交织出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氛围。尤其是“霜鬓不可视”,不仅呈现了自然的严酷,也隐喻了诗人对自身年华的无奈与忧伤。此处的“霜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无情,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光感。诗人以自然为镜,映出内心的感慨,深刻地体现了古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充分展现了冬天的冷峻与诗人的孤独,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冬季景象的描绘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衰老的无奈。
诗中“严霜”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霜鬓不可视”中的“霜鬓”象征什么?
A. 青春
B. 年老
C. 喜悦
D. 愤怒
诗人感叹的原因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D. 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1.C 2.B 3.B
可与唐代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的诗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生命的感慨,但他更多地关注于国家与民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