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2:50
《寿丰城范处士》
作者: 陈政 〔明代〕
先生清隐处,孺子昔曾游。
山近云生户,江空月映楼。
飞觞迎媚景,展席俯清流。
轩冕元无梦,何须范蠡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个隐居在寿丰城的范处士的敬仰。诗中提到,作者曾经拜访过这位隐士,感受到他那清幽的生活环境。山就在近旁,云雾缭绕的门口,江水空阔,明月照映着楼阁。美丽的景色中,举杯邀饮,席子展开放在清流之上。对于世俗的荣华富贵,诗人认为本无所追求,何必像范蠡那样去追寻名利呢?
作者介绍:陈政,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思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这首《寿丰城范处士》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的开头,诗人以“先生清隐处”引入,暗示范处士的高洁品格。接着描写自然环境,山与云、江与月的交融,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美好的空间。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美丽,也象征着隐士的生活状态。
“飞觞迎媚景,展席俯清流”两句中,诗人用“飞觞”来表现对美景的热爱与享受,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悠闲与自在。而“轩冕元无梦,何须范蠡舟”,则是诗的高潮部分,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淡,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真实与悠然。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压力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孺子”是指什么?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孩子
D. 隐士
诗中“飞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美景的欣赏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隐士的羡慕
D.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范蠡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名利
C. 归隐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