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3:05
峭壁缘云上,心清云亦閒。
山光浓淡处,树色有无间。
扫石延僧话,开笼待鹤还。
何时经故里,弭节共跻攀。
在高耸的悬崖之上,心灵清澈,云朵也显得悠闲。
在山光的浓淡之间,树木的色彩似有似无。
扫去石头,和僧人聊着天,打开鸟笼,等待白鹤的归来。
什么时候能够经过故乡,放下节操,一同攀登山顶?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中的“鹤”常象征着高洁的志向和逍遥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及闲适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陈政,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山间,或是诗人游览故乡时的感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耸的云崖和清澈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开篇的“峭壁缘云上”即描绘出了一个高远的境界,令人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下来的“心清云亦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境界,诗人在此时此刻感受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山光浓淡处,树色有无间”句中,诗人通过对山光树色的细腻观察,表现了自然的变化无常,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这种浓淡与有无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扫石延僧话,开笼待鹤还”描绘了诗人与僧人的闲聊,似乎在追求一种生活的简单与自然,而“待鹤还”则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恰如那自由自在的白鹤。
最后一联“何时经故里,弭节共跻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想要与友人一同分享这一份高洁的生活理想,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情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心清云亦閒”是什么意思?
诗里提到的“鹤”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