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祝英台近 芍药为风雨所损》

时间: 2025-05-02 04:57:02

诗句

带围消,巾角蛰,扶病伴春住。

忍说将离,帘外况风雨。

最怜婪尾杯残,莺声啼后,尚浇酒、石阑深处。

竹西路。

长思小圃寻香,携手订花谱。

花已飘零,蓬鬓近何许。

不知廿四桥边,行云冷落,更谁脱、宫衣相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02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芍药为风雨所损》

杜文澜 〔清代〕

带围消,巾角蛰,扶病伴春住。
忍说将离,帘外况风雨。
最怜婪尾杯残,莺声啼后,尚浇酒石阑深处。
竹西路,长思小圃寻香,携手订花谱。
花已飘零,蓬鬓近何许。
不知廿四桥边,行云冷落,更谁脱宫衣相顾。


白话文翻译

诗的内容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和花朵的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因风雨而带来的伤感。诗人描述了在疾病中仍然陪伴春天的心情,无法言说分别的痛苦,窗外的风雨更添忧愁。对那杯酒的惋惜,对黄莺啼唱的留恋,更是在深处的石栏上潺潺流淌。诗人回忆起与爱人共同在竹西路的时光,期待在小园中寻香,约定花期。然而,花瓣已然凋零,头发也已愈加凌乱,不知在二十四桥边,孤云冷落,何人还会再度相顾。


注释

  1. 带围消:带子松散。
  2. 巾角蛰:手帕的角落,形容静谧的情景。
  3. 扶病伴春住:即便生病,也要陪伴春天的到来。
  4. 忍说将离:难以言说即将分别的情景。
  5. 婪尾杯残:沉醉于酒杯中,最后一口饮尽。
  6. 竹西路:指向竹林小路,寓意美好回忆。
  7. 蓬鬓近何许:形容头发凌乱,显得无助且失落。
  8. 廿四桥:指扬州的二十四桥,古时著名的景点,常与离别情感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文澜(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小令,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多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芍药为风雨所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春天的深切眷恋。诗中通过风雨的意象,巧妙地引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凋零的感慨。开篇以“带围消,巾角蛰”描绘了一种闲适却又隐含忧愁的生活状态,接着通过“忍说将离”的内心独白,传达了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最怜婪尾杯残,莺声啼后,尚浇酒石阑深处。”一句中,酒与莺声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抒情的氛围,仿佛在饮酒的过程中,回想起春天的欢愉与失落。竹西路和小圃寻香的意象更是给予读者一种温柔的怀旧情感,然而“花已飘零,蓬鬓近何许”的叹息,则将这种怀旧转向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慨,令人倍感惆怅,亦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带围消,巾角蛰:描绘一种柔和的场景,暗示生活的清淡。
  2. 扶病伴春住:表达一种坚持和陪伴的感情,尽管生病依然愿意留在春天。
  3. 忍说将离,帘外况风雨:即使面临离别,也难以言说,而窗外的风雨更添愁绪。
  4. 最怜婪尾杯残:对酒杯最后一滴的怜惜,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结束。
  5. 莺声啼后,尚浇酒石阑深处:鸟鸣声中仍有酒意,象征着曾经的欢愉。
  6. 竹西路,长思小圃寻香:忆起曾经的小路与寻香的时光,渗透着温馨的回忆。
  7. 花已飘零,蓬鬓近何许:花瓣已落,头发凌乱,象征着失落与无奈。
  8. 不知廿四桥边,行云冷落: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杯残”比喻人生的短暂与珍惜。
  • 拟人:将风雨赋予情感,使自然界与人内心产生共鸣。
  • 对仗:如“竹西路”与“廿四桥”,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透过自然景物传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强调珍惜当下、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希望与美好。
  • 风雨:代表着人生的不确定与困扰。
  • :象征着快乐与醉心的时光。
  • 莺声:代表着青春的欢愉与生机。
  • 竹西路:寓意美好的回忆与爱情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扶病伴春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坚持
    • C. 快乐
  2. “廿四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亲情
    •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花已飘零”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美好的过去
    • B. 未来的希望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杜文澜的作品均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的感叹,但李清照的情感更加细腻,杜文澜则兼具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灵石三峰 洞庭春色 冯县丞挽歌词 春夜读书 芳华楼夜饮二首 其二 短篷 赠赵去华 梅市 病思 山斋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凝神定气 讲授 三期贤佞 行色恠恠 自主 山牌 捥发 小字头的字 木人石心 言字旁的字 独木不林 洋学堂 镸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