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02
《祝英台近·芍药为风雨所损》
杜文澜 〔清代〕
带围消,巾角蛰,扶病伴春住。
忍说将离,帘外况风雨。
最怜婪尾杯残,莺声啼后,尚浇酒石阑深处。
竹西路,长思小圃寻香,携手订花谱。
花已飘零,蓬鬓近何许。
不知廿四桥边,行云冷落,更谁脱宫衣相顾。
诗的内容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和花朵的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因风雨而带来的伤感。诗人描述了在疾病中仍然陪伴春天的心情,无法言说分别的痛苦,窗外的风雨更添忧愁。对那杯酒的惋惜,对黄莺啼唱的留恋,更是在深处的石栏上潺潺流淌。诗人回忆起与爱人共同在竹西路的时光,期待在小园中寻香,约定花期。然而,花瓣已然凋零,头发也已愈加凌乱,不知在二十四桥边,孤云冷落,何人还会再度相顾。
杜文澜(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小令,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多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惋惜。
《祝英台近·芍药为风雨所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春天的深切眷恋。诗中通过风雨的意象,巧妙地引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凋零的感慨。开篇以“带围消,巾角蛰”描绘了一种闲适却又隐含忧愁的生活状态,接着通过“忍说将离”的内心独白,传达了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最怜婪尾杯残,莺声啼后,尚浇酒石阑深处。”一句中,酒与莺声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抒情的氛围,仿佛在饮酒的过程中,回想起春天的欢愉与失落。竹西路和小圃寻香的意象更是给予读者一种温柔的怀旧情感,然而“花已飘零,蓬鬓近何许”的叹息,则将这种怀旧转向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慨,令人倍感惆怅,亦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透过自然景物传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强调珍惜当下、对失去的惋惜。
诗中“扶病伴春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廿四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花已飘零”表达了什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