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44
大江东去(自寿)
—— 吴季子 〔宋代〕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
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
一樽自寿,不妨沈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
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
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我半生的习气在风霜中已经消磨殆尽,如今的我头发已经苍白。
七十年来的岁月都在犯错,回首往事如同在邯郸寻找失落的方向。
杜曲的桑麻、柴桑的松菊,归来的计划已成迟暮之年。
举杯自我祝寿,何妨沉醉狂欢舞蹈。
不要问沧海桑田,看看我的容颜与白发,时光已经逝去。
兔年与乌年相催,岁月也在无情流逝,千古的英雄早已化为尘土。
汾水的悲歌、雍江的苦调,泪水流淌如同真儿女的情怀。
兴亡不过是一场梦,大江依旧向东奔流。
作者介绍:吴季子(吴均)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融入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淡然。
《大江东去(自寿)》以流畅的笔触描绘了吴季子晚年的心境,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回顾自己七十年的生活,感慨万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便以“半生习气”引入,表明自己的习惯和个性在岁月中逐渐消磨,接着又提到“七十年来都铸错”,显示出对人生选择的后悔与反思。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描绘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依恋,然而“归计成迟暮”则暗示了归家的晚景和对青春的无奈。诗人在“自寿”之际,举杯狂欢,虽是自我安慰,但也难掩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乌兔相催天也老”感叹岁月催人,英雄早已化为尘土,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在“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中,诗人以大江奔流象征着历史的无情与生命的延续,体现出一种尽管感伤但却不屈的生命力量。
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宁静,在反思中蕴含哲理,展示了吴季子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一生的反思和对历史的感慨,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豁达态度,展现出一种在无奈中不屈的生命力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A. 一樽自寿
B. 七十年来都铸错
C. 兴亡一梦
“乌兔相催”中的“乌兔”象征什么?
A. 年龄
B. 季节
C. 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沧海桑田”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命的短暂
B. 变化无常
C. 人生的理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