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1:24
名山春日喜跻攀,
束隘江流双峡环。
林鸟啼残三月影,
芒鞋踏破几苔斑。
泉声宛转东西涧,
树色微茫前后湾。
泰岱徘徊曾驻节,
何如此地挂冠閒。
在名山春日的阳光下,我愉快地攀登,
狭窄的峡谷中,江水环绕着双峡。
林中的鸟儿在三月的影子里啼叫,
我的草鞋踏破了几处青苔的斑点。
泉水声在东西涧流淌,宛如回响,
树影在前后湾中显得微微模糊。
我曾在泰山徘徊、驻足吟咏,
怎么能比得上在这里悠然自得呢?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黎璿,明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峡山》创作于春天,诗人游历名山,感受春日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峡山》通过描绘春日名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作者以“名山春日”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接着,诗人描绘了峡谷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在中间部分,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捕捉到春日的细微变化:林鸟的啼叫、青苔的斑点,以及泉水的潺潺流声。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提及泰山,表达了对曾经高峻的追求与现今平静生活的珍惜,形成鲜明的对比,彰显出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意象清晰,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春日山水的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自在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珍视,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名山”指的是?
“芒鞋”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