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04
寄东都分司白宾客
作者: 姚合 〔唐代〕
阙下高眠过十旬,
南宫印绶乞离身。
诗中得意应千首,
海内嫌官只一人。
宾客分司真是隐,
山泉绕宅岂辞贫。
竹斋晚起多无事,
唯到龙门寺里频。
在皇城阙下我高卧,已经过了十个旬日。
我向南宫的官印请辞,想要离开官职。
在诗中得意的作品应有千首,
但在海内外却只有我这一人被指责为官。
宾客分散、各司其职,真是隐居的生活,
山泉环绕着我的宅子,贫穷又何妨?
竹斋晚起,常常无事可做,
我唯有常去龙门寺游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字子华,号竹溪,晚唐时期的文人,因其诗词清新脱俗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反映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姚合因官职而感到困扰时,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与时政的疏离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寄东都分司白宾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线,透过十旬的时间感与南宫的官职,表达出对官员身份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的前四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官场的生活,十个旬日的高眠暗示了他对时间的无尽消磨,而向南宫乞辞则说明了他希望逃离官场的渴望。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中得意应千首”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自信,但在社会现实中却感到孤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由此显现。
后半部分则转向隐逸生活的描绘,宾客分司让人感受到隐居的宁静,“山泉绕宅岂辞贫”更是表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向往。最后以“唯到龙门寺里频”收束,突显了他在寻求灵魂寄托时的行动,体现了他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诗情节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官场的厌倦,也有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感与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宫”是什么?
A. 一座山
B. 诗人名字
C. 官职的象征
D. 一种饮品
“山泉绕宅岂辞贫”中,诗人对贫穷的态度是?
A. 感到忧虑
B. 无所谓
C. 感到羞愧
D. 渴望富裕
姚合的诗风特点是?
A. 豪放激昂
B. 清新脱俗
C. 哀伤沉郁
D. 复杂晦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姚合在隐逸生活中的孤独与王维的自然融和、孟浩然的人际温暖之间的差异,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