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1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10:35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
(唐代)姚合
晓陌事戎装,风流粉署郎。
机筹通变化,除拜出寻常。
地冷饶霜气,山高碍雁行。
应无离别恨,车马自生光。
清晨的街道上,张郎中身着戎装,显得风流倜傥。
他的才智和谋略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奉旨出行更是显得不寻常。
大地寒冷,霜气弥漫,山高阻碍了雁群的飞行。
然而,应该不会有离别的怨恨,车马的行程自有它的光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合(约一八一至八四年),字子云,号梅溪,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后在长安任职。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蕴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诗人以张郎中赴泽潞为题,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泽潞是当时的一个地方,作者通过诗歌表现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淡淡惆怅。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是一首描写送别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张郎中身着戎装的英俊形象,表现出对他出行的祝福。诗的开头通过“晓陌事戎装”,不仅展示了送别的场景,也渗透出一种清新的气息。接着,诗人用“机筹通变化”来形容张郎中的聪明才智,预示着他将在新的岗位上施展才华。
在对环境的描绘上,诗中“地冷饶霜气,山高碍雁行”表现了自然的严肃与冷峻,与即将到来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有自然的阻隔,诗人却用“应无离别恨,车马自生光”的句子,将离别的情感化解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显示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整首诗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音乐美又富有情感深度,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使读者在感受到离别的惆怅之余,又能感受到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送别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人生旅途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张郎中”是指哪个身份?
A. 农民
B. 官员
C. 学者
答案:B
“地冷饶霜气”描述的是怎样的天气?
A. 炎热
B. 寒冷
C. 温暖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车马自生光”意味着什么?
A. 旅行的光辉
B. 离别的悲伤
C. 归乡的期盼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