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4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48:36
送盛秀才赴举
重重吴越浙江潮,
刺史何门始得消。
五字州人唯有此,
四邻风景合相饶。
橘村篱落香潜度,
竹寺虚空翠自飘。
君去九衢须说我,
病成疏懒懒趋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盛秀才赴科举的情景。诗中提到吴越一带的潮水,表达了那里的繁华与生机。刺史的门第何时才能消去呢?只有这位士人能在这个五字州中脱颖而出,周围的风景也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橘子的香气悄然飘散在村落的篱笆间,竹林的清幽在虚空中自由飘荡。君子,你前往九衢(长安的别称)时,一定要替我说几句话,我因病而懒散,难以去朝廷见您。
作者介绍:姚合(约724年—798年),字子恭,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居于长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趣,擅长写送别、咏怀等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秀才赴京赶考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自己病弱状态的无奈。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奋斗与追求。
《送盛秀才赴举》是一首恰到好处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自己病痛的无奈。在首句中,诗人以“重重吴越浙江潮”开篇,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这种自然的美景与盛秀才即将踏上的征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对未来的期盼,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接下来的“刺史何门始得消”,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纷争的无奈和对朋友未来的期待。通过“唯有此”突出盛秀才的独特,彰显出他在五字州中的重要性。诗中描绘的“橘村篱落香潜度,竹寺虚空翠自飘”,则是对家乡景致的深情回望,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君去九衢须说我,病成疏懒懒趋朝”,既是对友人的嘱托,也是诗人因病不得赴朝的惋惜,展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姚合深厚的诗歌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情感,展现了士人对前途的期待与对故乡的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重吴越浙江潮”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a) 山脉
b) 潮水
c) 河流
“刺史何门始得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官场的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病成疏懒懒趋朝”中的“疏懒”指的是什么状态?
a) 精力充沛
b) 懒散无力
c) 忙碌繁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合的《送盛秀才赴举》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展示了对理想与故土的情感。前者更侧重于送别之情,而后者则表达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反映出诗人不同的情感取向与境遇。
以上是《送盛秀才赴举》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