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吴希周百蝶图 其一》

时间: 2025-05-04 10:38:01

诗句

粉腻涂来两翅华,轻于燕燕受风斜。

当年只道丹青树,谁识丹青画不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8:01

原文展示

题吴希周百蝶图 其一
作者: 陈维藻 〔清代〕
粉腻涂来两翅华,轻于燕燕受风斜。
当年只道丹青树,谁识丹青画不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希周的百蝶图,诗中赞美了画中蝴蝶的美丽和轻盈。前两句描述了画中蝴蝶的色彩鲜艳和轻盈如燕,第三、四句则反思了当年对绘画的理解,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领悟。

注释

  • 粉腻:指用粉彩涂抹的色彩,形容色彩鲜艳且细腻。
  • 翅华:蝴蝶的翅膀华美。
  • 轻于燕燕:比喻蝴蝶的轻盈程度超过了燕子,表现其轻巧灵动。
  • 丹青:指绘画,尤其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
  • 不差:指技艺高超,画得非常好。

典故解析

  • 丹青:古代对绘画艺术的称呼,源自于“丹”与“青”两种颜料,常用来泛指绘画。
  • 燕燕:常用来形容轻盈的事物,燕子象征着灵动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藻(约1626年-约1700年),号竹山,清代诗人和画家,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作品常常反映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以细腻的笔触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推崇绘画艺术的时代。吴希周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陈维藻以此诗表达对吴希周绘画技艺的赞美,反映了文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吴希周的百蝶图中蝴蝶的轻盈与美丽。首句“粉腻涂来两翅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蝴蝶的翅膀,色彩鲜艳而富有层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接下来的“轻于燕燕受风斜”则进一步强调了蝴蝶的轻盈,燕子常被视为轻快的象征,作者以此作比,突显了蝴蝶在空中自由飞舞的姿态。

从第三句开始,诗人开始反思自己对绘画的认识——“当年只道丹青树”,表现出年轻时对绘画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而“谁识丹青画不差”则是对自己认识的升华,表明绘画的真正价值不只在于技法的高超,更在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在描绘蝴蝶之美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艺术的深思与敬仰,表现了诗人对吴希周艺术造诣的赞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陈维藻将美与思考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腻涂来两翅华:通过“粉腻”二字描绘出蝴蝶翅膀的细腻与华丽,给人以视觉的冲击。
  2. 轻于燕燕受风斜:此句通过比喻,表现出蝴蝶的轻盈和灵动,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
  3. 当年只道丹青树:反思年轻时对绘画的肤浅认识,暗示着艺术的深度。
  4. 谁识丹青画不差:提升了对艺术的认识,表达了对画作品质的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蝴蝶与燕子相比较,强调其轻盈。
  • 对仗:句式和词汇的对称美,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绘画艺术的赞美与思考,表达了对吴希周技艺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着美丽与轻盈,常代表着自由和生命的短暂。
  • 丹青:象征绘画艺术,代表着创作的深度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轻于燕燕”指的是什么?

    • A. 蝴蝶的轻盈
    • B. 燕子的快速
    • C. 画的颜色
    • D. 风的方向
  2. “粉腻涂来”中的“粉腻”指的是什么?

    • A. 粉色
    • B. 色彩的细腻
    • C. 蝴蝶的翅膀
    • D. 画家的技巧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春景》 - 苏轼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蝶恋花》相比,陈维藻的《题吴希周百蝶图》更侧重于对美的描绘和赞美,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情感与内心世界的挣扎和追求。两者在意象上皆以蝶为主题,但意境与情感表达却各具特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无题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九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 次韵和盛太博寄赠阁长宿斋太乙宫之什 独怀 内当 刘太丞仲宣归华山 七夕 偶兴 送韩永锡归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朋的词语有哪些 抽丁拔楔 采字头的字 幾字旁的字 臊子 乙字旁的字 包含嗒的词语有哪些 昆仲 俗不伤雅 剑眉 凵字底的字 椒兰室 山字旁的字 引商刻羽 卫星 捧土加泰山 登木求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