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0:55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莫惆怅,送春人。冗员无替五年罢,
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
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
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春天即将离去,三月的最后一天,黄昏时分。
去年在杏花盛开的园子里,花瓣飘舞,御沟的草色正绿,那时我在何处送别春天的曲江?
今年杜鹃花落下,子规鸟在啼叫,春天又要送往何处,西江西?
在帝城送春,心中难免愁苦;在天涯送春,怎能不惆怅。
不要惆怅,送春的人啊。
冗员无替,五年都已过去,
应该再来拟定一次去浔阳送春。
五年来经历了十次的冷热变化,谁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
趁今年的春天还在江边,明年若不死,还能再相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关注社会民生,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本诗作于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正值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在感慨春天的离去的同时,表达了对往昔春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送春归》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眷恋。诗中开篇以“送春归”引入,直接点明主题,随后通过对比去年春日的美好景象与今年春天的感伤,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尤其是“杜鹃花落子规啼”,用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杜鹃的啼鸣更是增添了离别的悲伤。
诗中“莫惆怅,送春人”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劝慰,表现了诗人豁达的一面。尽管经历了五年的变迁,诗人依然希望能再送春归,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来年春天的期待,虽经历离别,却不失对生命的热爱和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春天的离去折射出人生无常的哲理,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
送别春天,三月已尽,暮色渐浓,唤起离别的情感。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
追忆去年杏花飞舞的美景,感慨春天何处去。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今年杜鹃花凋落,子规啼鸣,又让人思索春天的去向。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在帝城送春感到忧伤,身处天涯的送春岂能不愁苦?
“莫惆怅,送春人。”
劝慰自己不要感到惆怅,送春的人也应乐观。
“冗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
五年过去,虽无所作为,但应再来送春。
“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
五年间经历了许多变化,身体健康却成未知。
“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今年春天仍在江边,明年若不死,仍可重逢。
全诗围绕“送春”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体现了白居易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种?
诗人希望再送春往哪里?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答案:
《春望》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