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9:18
三月三日登龙山
张九龄 〔唐代〕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
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
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在伊川和灞津,今天是祓除的日子。
哪里像在龙山上,依然和湘水相伴。
我面容衰老,忧虑愈发加深,
美好的景色看去并不是春天。
祭饮的事情与我无关,
姑且与世俗的尘埃随意交融。
作者介绍: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新峻拔,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三月三日,正值春天,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张九龄的《三月三日登龙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春日美景时,感受到的是内心的愁苦与对过往岁月的沉思。开篇便提到“伊川与灞津”,这不仅是环境的描写,更是古人特定节日的象征,表达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渴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在美好景色中感受到衰老与忧虑的无奈,显示出对时间流逝的无情。
诗中提到的“衰颜忧更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过往的美好似乎与自己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即便是在美丽的春天,诗人的心境却无法与之匹配,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最后一句“聊将偶俗尘”,更是将诗人的心灵状态与世俗生活相联系,表明他对现实的无奈与随意。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节日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伊川”是指哪个地方?
诗人对“衰颜忧更老”的感慨主要表达了什么?
“聊将偶俗尘”中的“俗尘”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