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绝句九首》

时间: 2025-05-06 02:16:06

诗句

晓起山鸦噪作团,西园霜木倚空寒。

风高断雁呼前伴,雨止归云赴旧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6:06

原文展示:

晓起山鸦噪作团,西园霜木倚空寒。风高断雁呼前伴,雨止归云赴旧山。

白话文翻译:

清晨起床,山中的乌鸦成群地喧闹,西园里的树木在霜冻中显得格外寒冷。风势强劲,断续的雁鸣呼唤着前行的伙伴,雨停后,云朵回归到旧日的山峦。

注释:

  • 晓起:清晨起床。
  • 山鸦:山中的乌鸦。
  • 噪作团:成群地喧闹。
  • 西园:指诗人所在的地方或特定的园林。
  • 霜木:被霜覆盖的树木。
  • 倚空寒:形容树木在霜冻中显得格外寒冷。
  • 风高:风势强劲。
  • 断雁:断续的雁鸣。
  • 呼前伴:呼唤前行的伙伴。
  • 雨止:雨停。
  • 归云:云朵回归。
  • 赴旧山:回到旧日的山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清晨起床后,观察到自然景象而作,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归乡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自然景象,通过乌鸦的喧闹、霜木的寒冷、断雁的呼唤和归云的动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乡的向往。诗中的“山鸦噪作团”和“西园霜木倚空寒”描绘了清晨的喧闹和寒冷,而“风高断雁呼前伴”和“雨止归云赴旧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起山鸦噪作团”:清晨起床,山中的乌鸦成群地喧闹,描绘了清晨的喧闹景象。
  • “西园霜木倚空寒”:西园里的树木在霜冻中显得格外寒冷,形容了清晨的寒冷。
  • “风高断雁呼前伴”:风势强劲,断续的雁鸣呼唤着前行的伙伴,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雨止归云赴旧山”:雨停后,云朵回归到旧日的山峦,象征着归乡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乌鸦、雁和云赋予人的行为,如“噪作团”、“呼前伴”和“赴旧山”。
  • 对仗:诗中的“风高断雁”与“雨止归云”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乡的向往。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山鸦:象征清晨的喧闹和生机。
  • 霜木:象征清晨的寒冷和静谧。
  • 断雁:象征归乡的渴望和旅途的艰辛。
  • 归云:象征归乡的愿望和自然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山鸦噪作团”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的宁静 B. 清晨的喧闹 C. 夜晚的宁静 D. 夜晚的喧闹
  2. 诗中的“风高断雁呼前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恐惧 B. 对归乡的渴望 C. 对旅途的厌倦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的“雨止归云赴旧山”象征着什么? A. 归乡的愿望 B. 旅途的开始 C. 自然的循环 D. 自然的静谧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绝句九首》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表达了归乡的渴望,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风。

相关查询

贺女棣陈可嘉与张鸿锋喜结良缘 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 其三 扁舟同师山拜山翁于蒲坂别墅蒙赐诗步韵奉答 其一 菩萨蛮 今昔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 长松径 尼山高一首寿阙里孔公伯处士 奉送景升西上 得雨亭题壁 至浦城界闻武林失火而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斯颜 举一反三 窸窸窣窣 餐风咽露 爪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趋之若鹜 毛字旁的字 污垢 韭字旁的字 打破沙锅问到底 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匮的词语有哪些 伦徒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食字旁的字 急来抱佛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