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殷浩》

时间: 2025-04-30 19:40:59

诗句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

固应竹马思元子,江左兴亡不在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0:59

原文展示: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固应竹马思元子,江左兴亡不在君。

白话文翻译:

田野上高风掠过,带来阵阵香气,庙堂中的谋划却无人知晓。本应是孩子们骑竹马思念元子的时候,江左的兴衰并不在于君王。

注释:

字词注释:

  • 田野:指广阔的农田和自然景观。
  • 高风:指强劲的风。
  • 过有熏:风吹过,带来香气。
  • 庙堂:指朝廷,国家的政治中心。
  • 经画:指策划、谋划。
  • 无闻:无人知晓。
  • 固应:本来应该。
  • 竹马:儿童游戏,骑着竹竿当马。
  • 思元子:思念元子,元子可能指某个重要人物或理想中的君主。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一带。
  • 兴亡:兴盛和衰亡。
  • 不在君:不在于君王。

典故解析:

  • 竹马思元子:可能暗指儿童时期的纯真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风光和人生感慨。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失望和对理想君主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田野的高风和庙堂的经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田野的高风带来香气,而庙堂的谋划却无人知晓,这种对比突出了政治的黑暗和无能。后两句提到孩子们骑竹马思念元子,暗示了对理想君主的怀念和对现实君王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意象和对比,传达了作者对时政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野高风过有熏:田野上强劲的风吹过,带来阵阵香气,象征自然的美好和清新。
  2. 庙堂经画竟无闻:庙堂中的谋划却无人知晓,暗示政治的黑暗和无能。
  3. 固应竹马思元子:本应是孩子们骑竹马思念元子的时候,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怀念。
  4. 江左兴亡不在君:江左的兴衰并不在于君王,暗示君王的无能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比:田野的高风和庙堂的经画形成对比,突出了政治的黑暗和无能。
  • 象征:田野的高风象征自然的美好,庙堂的经画象征政治的黑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政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理想君主的怀念,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野高风:象征自然的美好和清新。
  • 庙堂经画:象征政治的黑暗和无能。
  • 竹马思元子:象征对理想君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田野高风过有熏”中的“熏”指的是什么? A. 香气 B. 烟雾 C. 热气 D. 灰尘

  2. 诗中“庙堂经画竟无闻”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失望? A. 自然美景 B. 政治局势 C. 儿童游戏 D. 理想君主

  3. 诗中“固应竹马思元子”中的“元子”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儿童 B. 理想君主 C. 竹马 D. 高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狩猎场景,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殷浩》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政治的黑暗和无能,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风光和狩猎场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张耒的诗作有帮助。

相关查询

江天暮雪 开平即事二首 河间府 烟寺晚钟 琼花图 吕翁祠 太常引 以上二首见词品卷五 居庸叠翠 咏永州 博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光明大道 相形失色 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渔的成语 相亲相爱 貝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蛮笺象管 三点水的字 聿字旁的字 昏头打脑 跌脚捶胸 水流花落 比音 无颜落色 秃宝盖的字 风泪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