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03
病起见菊
叶春及 〔明代〕
名花非不好,浊酒赏应难。
可惜篱边色,犹从病里看。
枝疏风自倚,蕊冷月同寒。
莫遣芳菲尽,相留伴鹖冠。
这美丽的花并不是不好,只是喝着浑浊的酒,欣赏起来自然困难。可惜在篱笆边的花色,仍旧是在病中看到的。树枝稀疏,微风轻轻依靠,花蕊冰冷,月光也是同样寒冷。不要让这芳香的花朵消逝,愿意与鹖冠鸟相伴。
诗中提到的“鹖冠”,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孤独的生活或失去伴侣的哀伤。此外,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与清高,尤其是在深秋时节依然盛开的菊花,常被视为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叶春及,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本诗创作于诗人病中,表达了他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诗人在病中仍然关注自然之美,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的精神。
《病起见菊》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人在病中透过菊花的美丽,抒发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切思考。首句“名花非不好,浊酒赏应难”,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对美的渴望与身心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病痛让他难以欣赏美好,但他仍旧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接着,诗人通过“可惜篱边色,犹从病里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暗示病痛让他无法真正享受生活。而后面的“枝疏风自倚,蕊冷月同寒”则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尽管有自然的陪伴,但内心的寒冷和孤独依然存在。
结尾处的“莫遣芳菲尽,相留伴鹖冠”,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悟,期望能够与美好长相伴随。整首诗通过菊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仍然坚持追求美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名花”指的是哪种花?
诗人对“浊酒”的态度是?
“鹖冠”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