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公无渡河》

时间: 2025-05-01 05:54:07

诗句

清江漫漫日夜流,江边无风人自愁。

冯夷击鼓河伯怒,蛟龙掉尾鱼吞舟。

人生一死亦难处,何不相从听媪语。

公无渡河公自苦,人心险过山嵯峨,豺狼当路君奈何。

劝君收泪且勿歌,世间平地多风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4:07

原文展示:

公无渡河
作者: 周紫芝

清江漫漫日夜流,江边无风人自愁。
冯夷击鼓河伯怒,蛟龙掉尾鱼吞舟。
人生一死亦难处,何不相从听媪语。
公无渡河公自苦,人心险过山嵯峨,
豺狼当路君奈何。劝君收泪且勿歌,
世间平地多风波。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江水日夜奔流,江边没有风,心中却自感忧愁。
冯夷击鼓,河伯愤怒,蛟龙摇摆尾巴,鱼则吞没小舟。
人生一死也是难以面对的事情,何不跟随老妇人的话语,听她的劝解。
你不要渡河,自寻苦楚,世人的心险恶,过山路如同崎岖,
豺狼挡在路上,你该如何应对。劝君收起眼泪,暂且不要歌唱,
世间平地上风波不断。

注释:

  • 冯夷: 神话中的水神,常用来象征水的力量与威严。
  • 河伯: 水神,代表河流的主宰,愤怒则意味着水势凶猛。
  • 蛟龙: 中国神话中的一种龙,常与水有关,象征着水中生物的威胁。
  • : 古代对老妇人的称呼,常用于表达尊敬或亲切。
  • 豺狼: 豺狼象征着险恶的环境或敌对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并具有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社会背景,诗人通过描绘江河的流动和人生的无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心险恶的深刻洞察。诗中对渡河的犹豫反映了个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诗歌鉴赏:

《公无渡河》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心险恶的警醒。开篇以“清江漫漫日夜流”引入,展现了江水的无尽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冯夷击鼓河伯怒,蛟龙掉尾鱼吞舟”则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威力,暗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诗中提到“人生一死亦难处”,直接触及到生命的终极问题,显示出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而“何不相从听媪语”则转向一种温和的劝解,似乎在提醒人们要听从智慧的声音,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在“公无渡河公自苦”中,诗人劝诫他人,不要自寻苦楚,要对人心的险恶保持警惕。

整首诗在情感上贯穿着一种忧愁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以“劝君收泪且勿歌,世间平地多风波”作为总结,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需保持冷静与理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清江漫漫日夜流: 描绘江水长流,寓意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2. 江边无风人自愁: 江边静谧,内心却因无风而感到忧愁,体现情感的内向。
    3. 冯夷击鼓河伯怒: 自然力量的象征,渲染出水流的汹涌。
    4. 蛟龙掉尾鱼吞舟: 暗示水中生物的危险,表现出对生命的威胁。
    5. 人生一死亦难处: 直面生死问题,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6. 何不相从听媪语: 反映出对老年智慧的重视,劝人要听从经验。
    7. 公无渡河公自苦: 劝诫他人不要自寻烦恼。
    8. 人心险过山嵯峨: 强调人心的险恶,难以捉摸。
    9. 豺狼当路君奈何: 生活中的障碍与敌对力量。
    10. 劝君收泪且勿歌: 处于困境时,保持冷静,不必急于表达情感。
    11. 世间平地多风波: 生活中充满挑战与波折。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江水比作人生,暗示生命的流逝。
    • 拟人: 描绘自然现象,使其具有情感。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心险恶,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环境复杂的深刻理解,倡导人们在风波中保持冷静与清醒。

意象分析:

  • 清江: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 冯夷与河伯: 代表自然界的力量与威严。
  • 蛟龙与鱼: 自然界中的潜在危险,象征人生的不可预测性。
  • 豺狼: 代表社会中的敌意与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公无渡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紫芝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冯夷”象征什么? A. 火
    B. 水
    C. 风
    D. 土

  3. 诗中提到的“豺狼”主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安全
    C. 敌意与危险
    D. 平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将《公无渡河》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探讨两首诗在面对人生苦难时的态度与情感表达的不同。周紫芝的诗更倾向于对生死的深思与对社会险恶的警醒,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对人生的无畏态度。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探芳讯 夏芝岑修饰定王台,每岁人日探梅,必有赋咏。癸未邀集,用草窗调应之 探芳讯(西泠春感) 探芳讯 来其 探芳讯 探芳讯 雪娘病起,重见江湄,一月讹言如隔世矣 黄金缕 送春 黄金缕·拟司马槱赠妓 黄金缕 留雪印斋词会,闺情 黄金缕 深秋 黄金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动循矩法 香字旁的字 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雪灯 臣字旁的字 引车卖浆 同社 厂字头的字 刀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灰汤 憃拙 肥水不落外人田 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H股 行乎富贵 雄兵百万 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