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4:07
公无渡河
作者: 周紫芝
清江漫漫日夜流,江边无风人自愁。
冯夷击鼓河伯怒,蛟龙掉尾鱼吞舟。
人生一死亦难处,何不相从听媪语。
公无渡河公自苦,人心险过山嵯峨,
豺狼当路君奈何。劝君收泪且勿歌,
世间平地多风波。
清澈的江水日夜奔流,江边没有风,心中却自感忧愁。
冯夷击鼓,河伯愤怒,蛟龙摇摆尾巴,鱼则吞没小舟。
人生一死也是难以面对的事情,何不跟随老妇人的话语,听她的劝解。
你不要渡河,自寻苦楚,世人的心险恶,过山路如同崎岖,
豺狼挡在路上,你该如何应对。劝君收起眼泪,暂且不要歌唱,
世间平地上风波不断。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并具有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社会背景,诗人通过描绘江河的流动和人生的无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心险恶的深刻洞察。诗中对渡河的犹豫反映了个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公无渡河》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心险恶的警醒。开篇以“清江漫漫日夜流”引入,展现了江水的无尽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冯夷击鼓河伯怒,蛟龙掉尾鱼吞舟”则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威力,暗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诗中提到“人生一死亦难处”,直接触及到生命的终极问题,显示出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而“何不相从听媪语”则转向一种温和的劝解,似乎在提醒人们要听从智慧的声音,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在“公无渡河公自苦”中,诗人劝诫他人,不要自寻苦楚,要对人心的险恶保持警惕。
整首诗在情感上贯穿着一种忧愁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以“劝君收泪且勿歌,世间平地多风波”作为总结,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需保持冷静与理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心险恶,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环境复杂的深刻理解,倡导人们在风波中保持冷静与清醒。
诗词测试:
《公无渡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紫芝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冯夷”象征什么?
A. 火
B. 水
C. 风
D. 土
诗中提到的“豺狼”主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安全
C. 敌意与危险
D. 平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公无渡河》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探讨两首诗在面对人生苦难时的态度与情感表达的不同。周紫芝的诗更倾向于对生死的深思与对社会险恶的警醒,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对人生的无畏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