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17
公无渡河
作者: 释文珦 〔宋代〕
河源来自昆仓西,
滔天沃日无津涯。
櫂夫渔子不敢窥,
公欲径渡公诚痴。
痴公溺死如何为,
竟委骨肉於蛟螭,
徒使万古箜篌悲。
这条河的源头来自昆仓的西面,滔滔洪水在阳光下泛滥,没有岸边可寻。划船的人和渔夫们都不敢靠近,您却想要直接渡过,实在是太痴痴了。可怜这位痴心的人若是溺水身亡,究竟该怎么办呢?最终只好将自己的尸骨留给蛟龙与鳄鱼,徒然让后世的箜篌发出悲鸣。
此诗中提到的“蛟螭”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生妖怪,象征着不可控的自然力量。诗人以此警示人们在面对自然的危险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盲目的冒险。此外,箜篌作为一种乐器,常用来抒发哀伤,表达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作者介绍: 释文珦,宋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解著称。其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及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寄托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警醒。
《公无渡河》通过对河流的描绘,表达了对冒险行为的深刻警惕。诗的开头以“河源来自昆仓西”引入,展示了河流的浩荡与无边。接着,诗人通过“櫂夫渔子不敢窥”来展现人们对这条河的恐惧,暗示着自然的威力与不可抗拒。主人公“欲径渡”之举显得极为不智,诗人借此揭示了盲目冒险的可怕后果。最后,诗人以“竟委骨肉於蛟螭”作结,表现出对生命的悲叹,发出对无知冒险者的哀悼。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层层递进,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警示与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人们在面对自然力量时应保持清醒,避免盲目的冒险与无知的决策。它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櫂夫渔子不敢窥”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蛟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