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0:48
殷卿领北镇,崔尹开南幕。
外事信为荣,中怀未必乐。
何如不才者,兀兀无所作。
不引窗下琴,即举池上酌。
淡交唯对水,老伴无如鹤。
自适颇从容,旁观诚濩落。
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
殷卿负责北方的镇守,崔尹在南方开设幕府。
外面的事务看似光荣,但内心未必快乐。
不如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心中安然自在。
不弹窗下的琴,就在池边喝酒。
与水的淡交,老朋友没有比鹤更好。
我自己过得从容,旁观世事确实感到落寞。
身心渐渐感到恬静,烟云景色愈加清淡。
回头看秋光,东边的阳光应该不错。
诗中提到的“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鹤常与隐士或道教思想相联系,寓意追求超然的生活方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关注民生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问秋光》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官场上经历了荣华与失落,内心对外界的荣华富贵产生了反思,进而探索隐逸生活的意义。
《问秋光》通过对比外在的光荣与内心的苦闷,反映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白居易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水”、“鹤”、“烟景”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的后半部分,随着对秋天景色的回望,表达了一种恬淡从容的心境,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名利,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适。
逐句解析: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思世俗名利与内心安宁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失落感。
白居易在《问秋光》中提到的两个官员分别是谁?
A. 李白与杜甫
B. 殷卿与崔尹
C. 王维与岑参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长寿
C. 权力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官场的光荣
B. 追求名利
C. 反思内心的宁静
《静夜思》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问秋光》则是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隐逸的向往。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但主题和意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