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7:30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卢汀也)
天仗宵严建羽旄,
春云送色晓鸡号。
金炉香动螭头暗,
玉佩声来雉尾高。
戎服上趋承北极,
儒冠列侍映东曹。
太平时节难身遇,
郎署何须叹二毛。
夜空中,天子驾着威严的天仗,羽旄在风中轻轻摇曳,春天的云彩送来色彩,早晨的鸡鸣声响起。金炉中香气缭绕,隐约看到螭头的影子;玉佩的声响传来,响亮的雉尾高昂。穿着戎装的人们急忙朝北极方向走去,儒生们则静静地列在东边的朝堂上。在太平的年代,身处这样的局面实在难得,郎署中何必再叹息那短短的二毛(指短暂的青春)呢?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主张文以载道,注重文风的清新和简练。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这首诗是韩愈为库部卢四兄所作,背景是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环境。诗中表现了对太平盛世的珍惜与感慨,尽管身处高位,却依然感受到人生短暂的忧虑。通过对比儒生与武将的不同处境,突显了对太平日子的珍视。
韩愈的《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是一首蕴含丰富思想的诗作。诗的开头借用“天仗宵严建羽旄”来描绘天子的威仪,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给人以震撼之感。接着,春天的气息和清晨的鸡鸣声,带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形成了诗的另一种对比。
“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两句,交织着香气与声响,表现出一种祥和而又神秘的场景,暗示着当时的政权与文化的繁荣。接下来的“戎服上趋承北极,儒冠列侍映东曹”则是对武将和文士的对照,表现出社会的多元与和谐。
最后两句“太平时节难身遇,郎署何须叹二毛”更是将全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无奈。韩愈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更传达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朝朝暮暮的盛世场景,表达了韩愈对太平盛世的珍惜与对短暂人生的感慨,反映出他对社会、权力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天仗宵严”中的“天仗”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儒冠”代表什么?
诗中“郎署何须叹二毛”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