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4:17
满槛山川漾落晖,槛前前事去如飞。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的变迁,诗人站在阁楼上,眼前的山川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前方的往事如同飞逝的云烟。云中似乎还能听到刘安家的鸡犬声,而月光下则传来炀帝归来的笙歌。江水涌动,船帆散去,土地吞没了淮口的树木。红色的楼阁和翠绿的帷幕,不知隐藏了多少故事,东风中又传来的是非。
罗隐,字梦阮,号山涛,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以阁楼为景,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广陵开元寺阁上作》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思。首联以“满槛山川漾落晖”开始,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画面中,夕阳映照下的山川,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种种。接下来的“槛前前事去如飞”,则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过去的一切如同飞逝的云烟,难以追寻。
中间两联提到“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这里不仅描绘了宁静的生活场景,还隐喻了历史的沧桑。刘安的鸡犬和炀帝的笙歌,象征着繁荣与衰亡的交替,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最后两联,诗人以“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事的无常,结合“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表达了对现实中纷争与是非的感慨,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历史感悟,使其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纷争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广陵开元寺阁上作》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云中鸡犬”是指谁的家?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广陵开元寺阁上作》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