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秦望山僧院》

时间: 2025-05-02 03:04:10

诗句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像愁。

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10

原文展示:

巉巉危岫倚沧洲,
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
老僧传锡已千秋。
阴崖水赖松梢直,
藓壁苔侵画像愁。
各是病来俱未了,
莫将烦恼问汤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险峻的山峰依傍着浩瀚的江河,听说秦始皇也曾在这里游玩。这个霸主在世时不过二十年,而这位老僧的传承已经有千年。阴暗的悬崖上,水是借助松树的顶端流淌而下,苔藓和青苔侵蚀了墙壁上的画作令人愁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病痛,而我们都未能解脱,何必把烦恼带到汤泉去休息呢?

注释:

  • 巉巉:形容山势险峻。
  • 危岫:高耸的山峰。
  • 沧洲:泛指广阔的水域。
  • 卷衣:指秦皇的衣服在游玩时被风卷起,形容其豪放的气度。
  • 老僧:指寺院里的僧人。
  • 传锡:传授佛教的法器,象征着佛法的传承。
  • 阴崖:指阴暗的悬崖。
  • 藓壁:长满苔藓的墙壁。
  • 画像愁:墙上的画作因苔藓侵蚀而显得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字少逸,号青丘,晚号归隐,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有着丰富的政治经历,曾任职于多个地方。罗隐的诗风清新,常有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秦望山僧院》是罗隐在游览秦望山时写的,诗中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秦望山僧院》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通过对秦始皇和老僧对比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浮与人生的无常。开篇便以“巉巉危岫”引入,描绘出险峻的山景,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紧接着提及秦始皇的游玩,引出历史的厚重感。诗中提到的“霸主卷衣才二世”,让人感受到权势的短暂,秦始皇虽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但其统治的时间却是如此之短,正如人生的无常。

而老僧的“传锡已千秋”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佛教的长久与智慧,传承的力量使得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停滞。接下来的描写,阴崖水流、藓壁苔侵,生动地刻画了自然的景象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更是将个人的苦恼与历史的沧桑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苦痛的感悟,提醒人们不必将烦恼带到休息的地方。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巉巉危岫倚沧洲:高耸的山峰倚靠在广阔的水面上,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2. 闻说秦皇亦此游:听说秦始皇也曾在此地游玩,暗示历史人物与自然的联系。
  3. 霸主卷衣才二世:霸主仅仅在位两世,体现出权力的短暂与易逝。
  4. 老僧传锡已千秋:老僧的教诲传承已千年,象征着智慧与永恒。
  5. 阴崖水赖松梢直:水流依赖松树的顶端,描绘出山间的自然景象。
  6. 藓壁苔侵画像愁:苔藓侵蚀了墙上的画作,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沧桑感。
  7. 各是病来俱未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传达出人类共同的苦恼。
  8. 莫将烦恼问汤休:劝诫人们不必将烦恼带到休息的地方,表现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霸主卷衣”,将权力比作衣服,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对比,如“霸主”与“老僧”。
  • 意象:如“阴崖水”、“藓壁苔”,生动描绘自然景象,增强诗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描绘,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苦恼,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智慧。

意象分析:

  • 巉岫:象征险峻与坚定的意志,反映出人类面对自然的渺小与敬畏。
  • 秦皇:代表权力与历史,提醒人们对时间的思考。
  • 老僧:象征智慧与传承,表现出对信仰与人生的思索。
  • 阴崖水:自然的生命力,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藓壁苔:时间的痕迹,表现出岁月的沧桑与人类的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霸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汉武帝
    • B. 唐太宗
    • C. 秦始皇
    • D. 赵武帝
  2. 诗中“老僧传锡已千秋”是什么意思?

    • A. 老僧教导了许多人
    • B. 老僧拥有千年的历史
    • C. 老僧的智慧传承了千年
    • D. 老僧在讲经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享受生活
    • B. 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 C. 对历史的怀念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秦始皇
  2. C. 老僧的智慧传承了千年
  3. B. 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更强调人生的壮志与豪情。
  • 《庐山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诗词经典解析》

相关查询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 其二 汉铙歌十八首 其十二 君马黄 读无为书屋诗感赋 读山谷「忍持芭蕉身多负牛羊债」诗句有所感用其韵为十诗 其五 九月十五夜北楼望太湖 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五 石桥 过孺人挽词 张楚宝赠肃毅刀乃壬辰德国格鲁森厂所制文忠命其监造者率赋 其二 白茆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骑者善坠 生字旁的字 侃侃而言 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狂醒 镸字旁的字 经丘寻壑 陵轶 迫不得已 丨字旁的字 荒火 瑶开头的成语 银塘 见字旁的字 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指指戳戳 皿字底的字 狡兔三窟 包含姚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