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7:23
《相思令·苹满溪》
作者: 张先 〔宋代〕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小溪上满是浮萍,柳树环绕着堤岸。我在这条小溪边送别行人,他向西而去。等他回来的时候,山上的月亮会低垂下来。
烟雾弥漫,寒风凄凉。我倚靠在朱红色的大门前,倾听马蹄声。寒鸥在空中互相飞翔。
本诗中提到的“柳绕堤”与“寒鸥相对飞”暗示了离别的情感,而“重倚朱门”则表现出诗人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与期待。柳树常与离别相关,寓意柔情与愁苦。
作者介绍:
张先,字子良,号云间,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思乡及离愁情绪。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张先对友人或爱人的送别之际,反映了他对离别的感伤及对重逢的期待,体现了宋代士人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相思令·苹满溪》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张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的开头,浮萍与柳树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画面。溪水向西流去,暗示着离去的行人,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无情,突显了离别的无奈。
而“回时陇月低”的句子展现了对重逢的期盼,月亮低垂,仿佛在等待着归来的行人。接下来的“烟霏霏,风凄凄”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用自然的景象映衬内心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重倚朱门听马嘶”一句,诗人静静倚靠在门前,倾听马蹄声,生动描绘出他对已离去之人的思念,马嘶声在此情境中更显得孤寂。最后的“寒鸥相对飞”则用寒鸥的意象,暗示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与孤独,是对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张先词作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思念与离愁,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先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不包括?
A. 柳
B. 浮萍
C. 玫瑰
“重倚朱门听马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思念与孤独
C. 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