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43
韩刘游后古亭虚,太守今劳驻隼旟。
骀荡春风吹讲席,周遭山色胜环滁。
听来元论迷俱破,赋就缁衣气转舒。
小大从公移白日,煌煌银烛照葱裾。
在古老的亭子里,韩、刘二人的游览已然成空;如今太守在此驻足,挂着隼鸟的旌旗。
春风轻拂,讲坛上学问的氛围荡漾开来,四周的山色景致胜过环绕滁州的风光。
听着那些元代的学说,迷惑的思想都已破灭,所作的诗赋使得身穿黑衣的学子们气息转为宽松。
无论大小都随着公子的号召而移步,明亮的银烛照耀着他们的青色衣裳。
这首诗以古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场学术交流的场景,展现了学习的氛围与自然的和谐。开头部分提到韩、刘二位文学巨匠,暗示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太守的出现,不仅是对地方治理的象征,也是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体现了社会对学问的尊重。接着,诗人描绘了春风吹拂的感觉,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后,诗的尾声通过描写烛光照耀学子的情景,传递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表现了青年学子的朝气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学问之间的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彰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人风雅生活的赞美,展现了社会对学术的尊重和重视。
诗词测试:
谁是诗中提到的古代文学家?
诗中“骀荡春风”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缁衣”代表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