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28
静福寒林
入林鹤氅披,正可敌凛冽。
最爱道旁松,后彫显奇节。
岂不承雨露,只解傲霜雪。
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
走进林中披上鹤氅,正好能抵御刺骨的寒风。
我最喜欢路边的松树,经过雕琢显现出它的独特风范。
难道它不接受雨露滋润吗?它只懂得傲然对抗霜雪。
我携着酒樽在晚晴之下,透过稀疏的树枝看见明亮的月光。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中提到的“傲霜雪”正是松树耐寒的象征,暗含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推崇。
作者介绍:莫与齐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及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在明代,文人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本诗写于冬季,诗人可能在寒冷的林中感受到孤独与坚韧,借松树的形象表达自己的志向与品格。
《静福寒林》以优雅的笔触描绘了寒冬林中的松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诗的开头以“入林鹤氅披”引导读者进入一个静谧的冬日林间场景,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不仅表现了对寒冷的抵御,也流露出对松树顽强精神的赞美。松树的“傲霜雪”意象,象征着一种坚忍不拔的品格,暗指诗人自身对逆境的态度与追求。此外,最后两句“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则将情景与心境结合,表达了在宁静的晚晴下,品酒赏月的悠然自得,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在写景中抒情,在抒情中写景,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展现了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鹤氅”是什么?
诗人最爱路旁的什么植物?
“傲霜雪”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