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3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32:23
踏莎行 闺情
作者: 叶小鸾 〔明代〕
意怯花笺,心慵绣谱。送春总是无情绪。
多情芳草带愁来,无情燕子衔春去。
倚遍阑干,斜阳几许。望残山水濛濛处。
青山隔断碧天低,依稀想得春归路。
我在花笺上写下情意,却又因羞怯而迟疑不决;心中懒散无力,绣谱的工夫也无心去做。送走春天的心情总是冷淡无情。多情的芳草带着愁苦而来,无情的燕子却叼着春天飞去。倚靠在栏杆上,斜阳的余晖洒在身上,几许宁静的思考。我眺望那残山水色,雾气弥漫的地方。青山把我与碧空隔断,依稀记得春天归来的路。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中的“燕子衔春”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离去,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叶小鸾,明代女词人,以词著称。她的作品常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她的词作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踏莎行 闺情》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扮演了复杂的角色,诗人通过此词表达了在春天来临之际,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踏莎行 闺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时节的复杂心境。开篇以“意怯花笺,心慵绣谱”引出,展现了她对写信的犹豫与内心的懒散,暗示着对情感表达的胆怯。接着,诗人以“送春总是无情绪”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失落,情感逐渐深入,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多情芳草带愁来,无情燕子衔春去”一句,通过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无情与自身情感的多愁善感。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却也意味着春天的离去,诗人在此感受到了一种被抛弃的无奈与孤独。倚靠栏杆,斜阳的光辉照在她的身上,似乎在反映她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最后,诗人以“青山隔断碧天低,依稀想得春归路”结束,青山和碧天的隔断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情感之间的距离,诗人对春天归来的渴望也化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体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爱情的无奈,表现了女性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诗人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诗中提到的“无情燕子”指代什么?
诗中的“倚遍阑干”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能深入理解《踏莎行 闺情》的诗意,还能在互动学习中巩固所学,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