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2:52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仿佛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我心中早已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世间的事物也与我无关。
因此我变得无所事事,便长时间地闭关独处。
我闭关已经有多久了,似乎有二三年那么久。
写书已经积累了很多,孩子也慢慢长大,能够说话了。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渐渐老去,又感到世事艰难。
回头看那些忙于追逐世俗的人,都是在尘土中劳碌奔波。
年末时节究竟能得到什么,不如安闲自在地过日子。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白居易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白居易长期担任官职,后来逐渐对官场的纷扰感到厌倦,选择隐居写作,表达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悟。
《闭关》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前两句“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他已经将世俗的喧嚣抛在脑后,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此后,诗人自述在闭关的日子里,专心致志于写作,积累了许多著作,孩子也渐渐长大,能够与之交流。这种生活状态在他眼中是自由而安逸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老去和世事的艰辛,内心的平静逐渐被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态的感慨所取代。尤其是“复悲世多艰”一句,流露出他对世间艰难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两句“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则道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世事繁忙终究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不如在岁末时节享受安闲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在思想上呈现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与敏感。诗的情感细腻而真实,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身生活的回顾,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安闲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我心忘世久”意指:
A. 忘记了亲人
B. 忘却世俗的纷扰
C. 忘记了时间
“著书已盈帙”中的“盈帙”指:
A. 书籍非常多
B. 书籍非常少
C. 书籍已经完成
诗中提到“趋时者”是指:
A. 忙于追求世俗的人
B. 喜欢安静的人
C. 学习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