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闭关》

时间: 2025-05-02 20:22:52

诗句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仿佛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2:52

原文展示: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仿佛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早已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世间的事物也与我无关。
因此我变得无所事事,便长时间地闭关独处。
我闭关已经有多久了,似乎有二三年那么久。
写书已经积累了很多,孩子也慢慢长大,能够说话了。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渐渐老去,又感到世事艰难。
回头看那些忙于追逐世俗的人,都是在尘土中劳碌奔波。
年末时节究竟能得到什么,不如安闲自在地过日子。

注释:

  • 忘世:指忘记世俗的纷扰。
  • :干涉、相关,这里指不再受世事的困扰。
  • 无事:没有事情可做,闲暇。
  • 掩关:闭关,指隐居。
  • 盈帙:书帙,书籍的卷数,这里指著作已多。
  • 能言:孩子能够说话。
  • 向老:逐渐老去。
  • 趋时者:忙于追逐世俗的人。
  • 役役:形容忙碌的样子。
  • 尘壤:尘土,指世俗的生活。
  • 安闲:安静、悠闲,指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白居易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白居易长期担任官职,后来逐渐对官场的纷扰感到厌倦,选择隐居写作,表达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悟。

诗歌鉴赏:

《闭关》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前两句“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他已经将世俗的喧嚣抛在脑后,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此后,诗人自述在闭关的日子里,专心致志于写作,积累了许多著作,孩子也渐渐长大,能够与之交流。这种生活状态在他眼中是自由而安逸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老去和世事的艰辛,内心的平静逐渐被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世态的感慨所取代。尤其是“复悲世多艰”一句,流露出他对世间艰难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两句“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则道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世事繁忙终究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不如在岁末时节享受安闲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在思想上呈现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刻与敏感。诗的情感细腻而真实,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心忘世久:强调诗人内心对世俗的忘却,体现他的隐逸情怀。
  2. 世亦不我干:说明他对外界事务的漠视,表现出一种超然态度。
  3. 遂成一无事:生活变得空虚,没有事情可做。
  4. 因得长掩关:因为无事可做,所以选择长时间闭关。
  5. 掩关来几时:自问闭关已有多久,反映时间的流逝。
  6. 仿佛二三年:对时间的模糊感,突出生活的悠闲。
  7. 著书已盈帙:写作已颇有成就,书籍数量众多。
  8. 生子欲能言:孩子成长,能与之交流,表现生活的变化。
  9. 始悟身向老:意识到自己逐渐老去,展现对生命的感慨。
  10. 复悲世多艰:对世事艰难的悲伤,反映内心的矛盾。
  11. 回顾趋时者:回望那些忙于追逐世俗的人,表现对他们生活的反思。
  12. 役役尘壤间:描绘那些人忙碌的状态,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13. 岁暮竟何得:年末时节能得到什么,体现对人生的思考。
  14. 不如且安闲:强调安闲自在的生活更为可贵,传达诗人的生活哲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岁暮竟何得”的反问,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排比:如“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增强了语句的力量和韵律。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身生活的回顾,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安闲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超然。
  • :象征隐居与远离尘嚣的生活。
  • :象征创作与知识的积累。
  •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家庭的温暖。
  • :象征世俗的纷扰与人生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我心忘世久”意指: A. 忘记了亲人
    B. 忘却世俗的纷扰
    C. 忘记了时间

  2. “著书已盈帙”中的“盈帙”指: A. 书籍非常多
    B. 书籍非常少
    C. 书籍已经完成

  3. 诗中提到“趋时者”是指: A. 忙于追求世俗的人
    B. 喜欢安静的人
    C. 学习的人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闭关》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加关注自然景物的描写,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反映内心世界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渡青草湖 晚出新亭 次钱启新先生丽泽堂韵 东林习静有感 雨中红梅盛开折送李野夫 丹阳楼 润州甘露寺 游花山寺 秀州秋日 游秀州东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梦的成语 迷天大罪 甘字旁的字 敢想敢干 生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包含挤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包含酷的词语有哪些 袅袅不绝 微缺 年谷不登 招之不来 榴榴 自作之孽 斤字旁的字 禁遏 飨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