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37
八月茅花水,诸天桂子风。
追凉琪树底,击汰锦亭东。
人境嚣尘隔,仙曹逸兴同。
城楼钟欲动,斜照带微红。
八月的水面上,茅花随风飘荡,天上桂树的香气弥漫。我们在凉爽的琪树下乘凉,轻轻拍打着锦亭东的水面。人世间的喧嚣与尘世隔绝,而我们在这仙境中兴致相投。城楼上的钟声即将响起,斜阳的余晖映照着微微的红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明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同祝鸣和锦江泛舟》是一首描绘秋景与友情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诗人与友人一同泛舟于锦江之上,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诗的开头用“八月茅花水,诸天桂子风”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诗人在琪树下乘凉,意象中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人境嚣尘隔,仙曹逸兴同”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人世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两句“城楼钟欲动,斜照带微红”则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钟声将打破这份宁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现实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抒情,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中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呈现出一种超脱与和谐的境界,令人留连忘返。
逐句解析:
“八月茅花水,诸天桂子风。”
描绘了八月时节的水面与桂花的香气,显现出秋天的气息。
“追凉琪树底,击汰锦亭东。”
表达了在琪树下乘凉的惬意情景,水波荡漾的画面增添了生动感。
“人境嚣尘隔,仙曹逸兴同。”
通过对比人间的喧嚣与仙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城楼钟欲动,斜照带微红。”
描绘了即将响起的钟声与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喧嚣中寻求宁静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八月茅花水”描绘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人境嚣尘隔”中“嚣尘”指的是什么?
A. 平静
B. 喧闹与尘埃
C. 祥和
D. 清新
“城楼钟欲动”表现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活的安逸
C. 自然的宁静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诗人们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不同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