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04
题黄鹤楼石照
作者: 吕岩 〔唐代〕
黄鹤楼前吹笛时,
白蘋红蓼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
惟有清风明月知。
在黄鹤楼前吹笛的时候,
白色的水草和红色的芦苇布满了江边。
我心中的情感想要倾诉,但又能向谁诉说呢?
只有清风和明月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黄鹤楼有着悠久的历史,常被文人墨客所咏叹。在唐代,许多诗人以黄鹤楼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感慨与情怀。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清风明月成为心灵的倾诉者。
作者介绍:吕岩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优美著称。吕岩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道教哲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黄鹤楼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题黄鹤楼石照》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内心情感与环境融为一体。诗的开头“黄鹤楼前吹笛时”,便为整首诗奠定了悠然自得的基调。笛声在空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心底的情感。接着“白蘋红蓼满江湄”,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江边景象,白蘋与红蓼的对比不仅增添了色彩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衷情欲诉谁能会”,诗人感到孤独,无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苦闷与思绪,表现出一种对人情冷暖的失落感。而“惟有清风明月知”,则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寄托展现得淋漓尽致,清风和明月成为了他唯一的倾诉者,象征着无言的理解和慰藉。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孤独中对理解与倾诉的渴望,表现出一种人对自然的依赖和情感的寄托。
诗词测试:
诗中“白蘋红蓼”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希望向谁倾诉内心的情感?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