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39:22
原文展示: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薛能 〔唐代〕
远树平川半夕阳, 锦城遥辨立危墙。 闲思胜事多遗恨, 却悔公心是谩忙。 灌口阙寻惭远客, 峨嵋乖约负支郎。 灵龛一望终何得, 谬有人情满蜀乡。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树木和平川被夕阳映照, 在锦城远处能辨认出高耸的城墙。 闲暇时思考过去的胜事,留下了许多遗憾, 却后悔自己的公心是徒劳的忙碌。 在灌口寻找遗迹,感到愧对远方的客人, 未能如约前往峨嵋,辜负了支郎的期待。 望着灵龛,终究不知能得到什么, 错误地充满了对蜀乡的人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山水诗。此诗可能是在薛能北归途中,经过三学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事迹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薛能北归途中,经过三学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事迹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三学山位于四川,是佛教圣地,诗人可能在此有所感悟,从而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远树平川、锦城危墙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孤独的氛围。诗人在闲思中回忆过去的胜事,却感到多有遗恨,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灌口阙寻惭远客”和“峨嵋乖约负支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履行承诺的愧疚。最后,诗人望着灵龛,感到迷茫,对蜀乡的人情充满了错误的期待,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人情的复杂感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描绘远景和回忆过去,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人情的复杂感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锦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成都 B. 北京 C. 南京 D. 西安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A. 喜悦和满足 B. 遗憾和愧疚 C. 愤怒和失望 D. 平静和安宁
诗中的“灌口阙寻惭远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远客的欢迎 B. 对远客的愧疚 C. 对远客的思念 D. 对远客的忽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