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5:02
原文展示
失鹤二首
薛能 〔唐代〕
偶背雕笼与我违,四方端伫竟忘归。
谁家白日云间见,何处沧洲雨里飞。
曾啄稻粱残粒在,旧翘泥潦半踪稀。
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
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
应缘失路防人损,空有归心最我知。
但见空笼抛夕月,若何无树宿荒陂。
不然直道高空外,白水青山属腊师。
白话文翻译
偶然间,那只精美的笼子与我背离,
它四处徘徊,竟忘记了归途。
在谁家的白日里,它在云间被看见,
又在何处的沧洲,它在雨中飞翔。
曾经啄食的稻粱,残留的粒子还在,
旧时的泥泞中,它的踪迹已稀少。
依赖他人,总觉得多有误解,
都说它已苍老,成了令威。
华表上的风,它的归来不可预期,
变幻的身份,投靠卫国,两者都令人怀疑。
或许是因为迷失了方向,防止被人伤害,
空有归心,只有我最了解。
只见到空笼子,抛在夕阳下,
如何能在无树的荒坡上过夜。
不然就直飞高空之外,
白水青山,属于腊师。
注释
- 雕笼:精美的鸟笼。
- 四方端伫:四处徘徊。
- 沧洲:指遥远的地方。
- 稻粱残粒:指鹤曾经啄食的稻谷残留。
- 皤然:苍老的样子。
- 令威:指仙鹤,典出《列仙传》中的仙鹤令威。
- 华表翘风:华表上的风,指仙鹤。
- 变丁投卫:变幻身份,投靠卫国。
- 失路防人损:迷失方向,防止被人伤害。
- 空笼抛夕月:空笼子在夕阳下。
- 白水青山:指自然景观。
- 腊师:指仙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薛能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对失去的鹤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失鹤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偶背雕笼与我违”一句,即表达了鹤的自由被束缚,与诗人产生了共鸣。随后的“四方端伫竟忘归”和“谁家白日云间见,何处沧洲雨里飞”描绘了鹤的自由飞翔,与“空笼抛夕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失去自由的悲哀。诗中的“华表翘风未可期”和“变丁投卫两堪疑”则隐喻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实的怀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背雕笼与我违:偶然间,那只精美的笼子与我背离,表达了鹤的自由被束缚。
- 四方端伫竟忘归:它四处徘徊,竟忘记了归途,描绘了鹤的自由飞翔。
- 谁家白日云间见:在谁家的白日里,它在云间被看见,增强了鹤的自由形象。
- 何处沧洲雨里飞:又在何处的沧洲,它在雨中飞翔,进一步描绘了鹤的自由。
- 曾啄稻粱残粒在:曾经啄食的稻粱,残留的粒子还在,暗示了鹤的过去。
- 旧翘泥潦半踪稀:旧时的泥泞中,它的踪迹已稀少,表达了鹤的离去。
- 凭人转觉多相误:依赖他人,总觉得多有误解,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尽道皤然作令威:都说它已苍老,成了令威,隐喻了鹤的命运。
- 华表翘风未可期:华表上的风,它的归来不可预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
- 变丁投卫两堪疑:变幻的身份,投靠卫国,两者都令人怀疑,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怀疑。
- 应缘失路防人损:或许是因为迷失了方向,防止被人伤害,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空有归心最我知:空有归心,只有我最了解,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 但见空笼抛夕月:只见到空笼子,抛在夕阳下,表达了失去自由的悲哀。
- 若何无树宿荒陂:如何能在无树的荒坡上过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不然直道高空外:不然就直飞高空之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白水青山属腊师:白水青山,属于腊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偶背雕笼与我违”中的“雕笼”比喻束缚。
- 拟人:如“四方端伫竟忘归”中的“端伫”拟人化。
- 对仗:如“谁家白日云间见,何处沧洲雨里飞”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失鹤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雕笼:象征束缚。
- 四方端伫:象征自由。
- 白日云间:象征光明和自由。
- 沧洲雨里:象征遥远和自由。
- 稻粱残粒:象征过去。
- 旧翘泥潦:象征离去。
- 华表翘风:象征不确定。
- 空笼抛夕月:象征失去自由。
- 白水青山:象征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雕笼”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光明
D. 遥远
-
诗中的“四方端伫竟忘归”描绘了什么?
A. 鹤的自由飞翔
B. 鹤的束缚
C. 鹤的过去
D. 鹤的离去
-
诗中的“华表翘风未可期”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不确定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由的渴望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 王维的《鸟鸣涧》: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自由。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薛能的《失鹤二首》: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薛能的诗更加含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王维的诗作。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诗的详细解析。